是的,提出者。
徐瑾瑜从未想将前人功绩加注于自己之身, 他从始至终都坚定的表示标点符号的发明者应该是梦中之人。
成帝无奈,只得将其以标点符号提出者的名义加以赏赐。
但即使如此,满朝文武也在这一刻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可思议。
这等足以名留青史之功,那少年竟也不肯担实,他究竟是自信还是自负?
应青山在人群中听说了此事,一时沉默,半晌才缓声道:
“后生可畏,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 大盛能有如此少年郎, 兴起有望!”
而在应青山身侧, 束手而立的杨掌院这会儿也颇为复杂道:
“是啊……”
他与徐瑾瑜定下三年之约,本以为他若是木秀于林, 若被摧之, 自己也可以庇护一二,可人家小小年纪便已是多少人一辈子也未可达到的境地啊!
朝中大臣惊诧有之, 捻酸有之, 可最终也只能叹一句年少有为。
毕竟, 那少年郎人家可不只有那标点符号点子声望,听说他还是本次乡试的解元。
且其还编了一本什么学子中流传甚广的五三,倘若将其名字说出去, 京中的读书人怕是五个里头有三个都知道!
是以, 就算是有人酸, 那都酸不过来,只能感叹圣上竟然将抚慰边疆的重任都能交给那少年郎, 还给了他和镇国公世子同等的权利,只怕心里早就已经看重极了他。
而远在京郊的小石村可是热闹的不得了,眼看着临近徐老爷子的忌日,徐老婆子和徐母带着姐妹俩提前便回到了小石村,准备徐老爷子的祭奠。
说起来,当初徐老爷子走的时候,家里正是穷困之时,只随随便便一幅薄棺下葬,之后徐家也一直不景气,倒是没有给老爷子好好祭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