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自己被职场pua了。

小聚还真是小聚,堂上不过寥寥数人,或是身居要职,或是曹操心腹。

阿兄早来了一些时候,正与曹操低声说着什么,那位丞相端坐于主位,冬日衣厚,也瞧不出到底伤在了哪儿,只是也难掩面色憔悴。

荀晏这会才恍然发觉,曹操也老了啊,连年征战使他看上去较同龄人还要苍老一些,伤后的憔悴更突出了这一份苍老。

一一问候过丞相后,诸人落坐,曹操似是不欲提起北方之变,而是与诸人说起南方之事。

此事荀晏与荀彧本已有论调,只是曹操看上去有些犹豫,接着便是曹洪起身提议,道是退兵无益,不若僵持,南郡若失,连年战火下,孙权所得南郡不过空壳,是为弱敌之计。

荀晏抿了抿唇,他初衷便是不愿叫这场没有结果的战争使南郡残破,毕竟他道德滑坡还没有至此。

“君只见其一,不见南郡百姓皆逃往江东。”

荀彧平和劝说,三言两语之间叫曹洪无话可说。

他既出头,剩下几个支持这番论调的谋士也不愿冒头与他争论,左右如今大家都颇为忌讳那地方,也不至于为此吵生吵死的。

“令君所言甚是,”曹操拍案定下论调,“既弃南郡而转淮南,今淮南蛮荒之地,盗贼横行,谁可治之?”

“或可使陈元龙至淮南。”

有人提议道。

曹操阖目,不作表态。

陈登在南方的势力过盛,且他帐下南方少将,一时半会也离不了陈元龙,若为制衡,自然不可再将淮南重地托付于他。

荀晏思忖着说道:“元龙忙于战事,不若使其出兵相援平定贼寇,使曹仁将军驻兵淮南,再择一贤士治理淮南。”

“何人可担之?”

下首一阵骚乱,随后有人提议道:“明公观诸葛瑾此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