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瞥了他一眼,“奉孝不是与那华佗素来交好?怎么?今日不为他求情了,我看他是一日也不愿在我这多待了。”
郭嘉神色自若,他说道:“私交乃私交,公事乃公事,华公医术高明,弃之,可惜。”
“可惜?”曹操似是想起了什么,陡然冷笑一声,方才还称得上和煦的面容便有些阴沉了下来。
“世间医术高明者众矣,不缺此一人。”
他冷淡说道。
他即刻回程许都,安抚众心。
风波稍定之时,董昭寻上了门,他以丞相功绩彪炳,领土广阔为由,劝说曹操进封魏公。
“丞相适逢小败,四边之地难免心思泛泛,若能以一国之力威慑,此有益而无害也。”
曹操不语。
但闻董昭又道,“曹中郎留守邺城,数次平叛有功,又闻二公子聪颖过人,四公子文采斐然,皆是不可多得之才。”
“明公,此亦为子孙后代计也!”
曹操心思微动。
董昭极其明白他的窘迫之处。
丞相、冀州牧……此皆非世袭,后代名分尴尬,是其一也。
其二则是他的僚属。
就如董昭,起先为汉臣,历任徐州牧二千石之位,而今为表效忠,入丞相府为掾属,虽有权却失尊位。
如此之例不胜枚举,郭嘉、戏忠乃至于诸夏侯曹子弟等皆是如此,人数之众几可再构建一个小型的,独立于汉庭以外的朝廷。
“此事且容后再议。”
他模棱两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