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分别数月,曹操面上却无思念之色,反而是审视着自家长子,嘴中则极快的发问弘农一郡的户籍、农田、军事,乃至于屯田事宜,河东之事,关中形势。

曹昂对答如流,数月之间已对郡中之事谈得上了如指掌,曹操这才露出了见到长子以后第一个笑脸。

“夫人常怪责于我待你过于苛刻。”

他说道。

曹昂摇头,“大人有心栽培,是我之幸。”

有袁绍前车之鉴,又兼兄弟年幼,曹操有意令他接触曹营军事,如今又治弘农,以收民心,他其余的弟弟却大多只是拘在家中,不差读书的资源,却也难得真正接触那种名为权力的东西。

“嗯,你在弘农,凡事可问钟元常,荀清恒,待之以礼,也不必过于谦卑。”

曹操缓缓说道。

曹昂看着父亲的神色,笑着说道:“钟司隶与荀君皆是谦和之人,昂受教许多。”

谦和。

曹操心中思忖着,这个词用来形容荀文若,荀清恒兄弟二人确实再合适不过了。

荀晏的颍阴侯是天子亲封的,他录荀彧前后功绩,欲表荀彧为万岁亭侯,反倒是荀彧辞以无野战之功,不予通过此表,他传书几次劝说,这才叫荀彧受了此封。

他与荀文若虽是常年分别,一人征战,一人主持内事,但他却能说自己了解其人,推辞是真的谦虚退让,而非逢场做戏。

而荀清恒则是较他的兄长还是谨慎,乃至于有些小心得过分。

他几次有意无意暗削其手中兵权,他皆是毫不反抗,乃至于最早先的虎豹骑还是他主动交出。

作为朝中少有的士族掌兵者,荀清恒低调得有些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