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的是城里来的知青,一共有五个。朱大队长从知青点挑了学问最好、为人正派的三个知青,其中一个当校长。还有两个学问一般,但他们是和村里人结了婚的,算半个村里人。
现实就是这么无奈,当初大队长是想选五个学问好的,却被队上的人否决了,只能挪出两个名额来。
朱家弄小学开了五六年,读书的孩子不多,一个年级一个班,这次人多,就多开了一个班,老师也招了一个。
没错,一个班一个老师,老师就这么带毕业,可以说,由哪个老师带,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朱老爷子不管这些,但朱建学和朱建山早就打听过了,朱家弄小学里教的最好的是向知青,学问最高的是廖知青。可惜这两个,一个教三年级,一个教五年级,再好也轮不到自家这群崽子。
不对,明年廖知青教一年级,菊花和梅花能轮上。
这次一年级开了两班,其中一个老师是蒋文栋,半个村里人,这个人他们熟,怎么说呢,脾气太好,管不住小兔崽子。
另一个是新招的贾知青,对于大队长的眼光,旁的不说,对于学问人品这块,他们还是相信的。
在大队里,他们碰到过贾知青几次,很腼腆的样子,能管住皮猴子们吗?
算了,先见见人,要是半斤八两的话,他们也不用费功夫拉关系了。
“哟,朱老大,你带着小生他们来报名了啊!”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儿看到朱老爷子,热情的打招呼。
至于为什么提小生,没办法,现在朱家一群孩子里,最有名的就是小生了,一个磕破头也要去读书的孩子,能不稀罕嘛!
如果说以前的小生存在感有一头小猪那么多,现在他是一辆三轮车了,整个村子都为他侧目。
“是啊,孩子要读书,总得送他们来啊。”朱老爷子看了眼小生,扭头笑着说道。
“没错没错,你能这么想就很好了。”那老头儿笑笑,他比朱老爷子还大一辈,能劝他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