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证词证供具在,将罪名推到个不甚紧要的监察官员身上,说是胆大包天欺上瞒下,以一己之力促成了此次悲剧。
消息一出,群声鼎沸,骂查案的人官官相护蛇鼠一窝的、聚集在衙门门口要讨个公道的比比皆是,街边小铺关了张,门前酒肆也歇了业,众人自发聚集起来,势必要讨一个公道。
谁也不曾料到,灯会的一次意外,竟然将这些人聚集得这样齐整。
今日不发声,来日祸患临头,又焉有人替我发声!
酒肆茶坊之间,自有人将这道理讲得深入人心,在这鼎沸的民声中再添一把火。
于是街头巷尾,到处都是集会的人群,人人挥舞着拳头在各处衙门门口高声呼喊要一个真相,男女老少互相鼓舞,为逝去亲人者带来支持和安慰。
眼见推出来的一个中级官吏远远不足以抵挡愤怨民声,三皇子终于着了急。
他好不容易将证词证据一类做得齐全,眼见锦衣卫初次查探也按着他原本规划好的方向在走,如今却吵翻了天,民众摆明不接受这个结果。
派出去抓闹事的人一批又一批,不仅没起到降火的作用,反而让这把火越烧越烈,宫墙外都有人朗声高呼,差点惊动崇文帝亲自来看。
~~~
初查的结果百姓不接受,锦衣卫也并不接受。
看着初初统计下来统一整齐的推卸口供,陆指挥使怒极反笑,对蔡靳几个道
“看来他们还不知道锦衣卫和刑部的差别。”
平日里口耳相传把锦衣卫说得如妖魔鬼怪,事到临头竟然还敢在眼皮子底下串供。
蔡靳笑着回道,
“那正该让他们见识见识,别平白叫人以为咱们锦衣卫都是不开眼的蠢货。如今民意也在,正是该顺应民心,好好挖到底。”
后头各自分开提审,将盘问一类手段用到极致,仔细对比其中的细节差异,终于渐渐敲开了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