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使团又要求面见康熙,提出想去军工厂参观,比利时的使者还贴心地提醒说从前清朝使团去西洋访问也参观过比利时的军工厂。

他不提这个康熙还不生气,大清使团确实参观过比利时的军工厂,可那只是比利时若干军工厂之中的一个,而且还是废弃的。

这算参观吗,简直是羞辱,居然还有脸提让他投桃报李?

大清目前只有一个军工厂,还没来得及建第二个,关于连发火箭炮的关键技术、核心研发团队和制造工厂都在那里。

康熙只恨没早点建第二个军工厂,这才让西洋使团钻了空子。

可对方都这么说了,清朝也确实参观过人家的军工厂,人家这时候想参观回来,若拦着不让,岂不显得他小气?

“皇上忘了,朝廷的军工厂并非只属于朝廷,是工部、兵部与儿臣等合办的。”就在康熙为难的时候,顾倾站出来说。

关键时刻还是十四最贴心,什么都替他想到了,康熙舒展眉头对西洋使团的几位使者说:“英郡王所言不错,军工厂是合办的,不独属于朝廷,你们可算给朕出了一个难题。”

西洋使者:“……”这玩意儿还能合办?

怕他们不相信,康熙当场让人把契书拿来传阅。

西洋使者看完契书一个个面面相觑,说是合办,清廷一两银子都没出,全是英郡王一个人出的钱。

校场演示完,他们就派人打听过了,康熙并没敷衍他们,这位敢于在场上单兵操作连发火箭炮的英郡王,确实是研制的主导者之一。

另一个是清朝的火器专家,工部侍郎戴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