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有朝臣向康熙提议,趁着欧洲大乱,向沙俄发兵一举夺回贝加尔湖流域和整个远东地区。
康熙有些犹豫,主要是这些个地区气候严寒基本没法住人,更没办法种庄稼,如此劳民伤财地讨回来也是全无用处。
顾倾却不这么认为,在后世西比利亚可是个好地方,虽然不能住人不能种庄稼,可是资源多呀,光石油和天然气就不知道有多少。
“汗阿玛,大清的疆土哪怕收回来放着也不能拱手让人。”没想到四哥不知道后世的事,居然也是这个态度。
没错,只要曾经是大清的疆土就一定要收回来,顾倾跟着附和:“即便是放着,也可以作为边疆的战略缓冲,这个缓冲地在咱们手里,总比在敌人手里放心。”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主要是几场打仗打下来,大清在最后关头翻盘了没错,可消耗也是极大的。
这边消耗巨大,那边三阿哥不给力,追缴国库欠银到现在还没个章程,康熙便是有那个心,也没那个钱啊。
顾倾知道这段历史,自然明白康熙的难处,可国土一寸都不能丢:“汗阿玛,军工厂的账上还有十几万两银子,不如先挪借到国库去,等三哥有了好消息再还也不迟。”
戴梓比顾倾想象中的还要强,连发火箭炮,浓缩火药,更加小巧的炮身,精良的设计为后期制造节省了不少成本。
不过顾倾最想感谢的还是噶尔丹,这家伙可能是被火箭炮炸懵了,突围的时候认错了方向,第一次突围就挂了。
可汗死了,对面不可避免地又是一阵大乱,没头苍蝇似的被第二拨炮弹轰成了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