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在蓝星第二批产品发布之前,网络上忽然铺天盖地有人发起通稿。

#蓝星骗局#

#智能机器人蓝星不合格#

#两水科技花大价钱营销出的巨大骗局#

#8000块买了个寂寞#

无数的大V和kol转发了同一篇文章。

文章分析的头头是道,从蓝星的制造时间和造价开始,似乎有理有据地说明,“蓝星”是一款不合格的产品。文章内容很丰富,列举了一二三四五来分析,为什么会发出这种质疑。

一来,两水科技注册时间在七月份,至今才四个多月。正常开发一款新型电子产品的时间大约在二到三年,按照这个速度来算,两水科技至少要在两年后,才能正式推出产品。

二来,两水科技一共只有十来个程序员。传统的科技大厂基本上都是成千上万名程序员随时待命,以他们高超的技术来开发出新版产品。经过几百乃至于几千人的努力,一款新的产品才能问世。而两水科技这两三只小猫,能做出什么东西,可想而知。

三来,则是造价。谢涟漪公开发表过,蓝星的前期成本一共8亿人民币。众所周知,一款电子产品的造价,多则百亿,少则数十亿。这八个亿,放在人家大厂,都不够给程序员们发工资的。然后,还在底下晒出几个大厂的财务报表。

其中,燕氏集团、谢氏集团最近都在开发洗衣机器人,两家公司的投入不相上下,高达百亿。顾氏集团在去年推出的扫地机器人项目上,投入69个亿。

四来,则是由于谢涟漪。众所周知,谢涟漪是个高中都没上完的人,在农村长大,回到谢家之前,大约是从来没有接触过人工智能。这样一个人开发的产品,真的能够信任吗?

这一二三四条,简直条条都戳中了所有网友的心事。

毕竟,在大多数人心理还是存在一种想法,叫做一分价钱一分货,贵有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