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坐牢,死缓转无期,不过是20年!比起永生,不过是永恒中的一颗砂粒!”
“只要吃了太岁,我将获得永恒,你们也获得永恒!在这片亘古存在的大地上,这个历经朝代更迭、生死轮转的自然中,我们得以摆脱凡夫俗子的身躯,真正的拥抱活着的意义!!”
雅雀无声。
杨屿森这一番话,确实能解读一个问题,一个一路走来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结为他“疯了”的问题:动机。
虽然这个动机,目前看来非常荒谬、非常玄幻,与“疯了”似乎也没太大区别,但仔细一想,也并不是说不通。
对永生的渴望,谁没有?
古典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五层,70年代后,新马斯洛需求层次扩展为八层。将简单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扩展加入“自我认知、审美”与“超越的需要”。
这层“超越的需要”,有很多解释方向:怪异性。。癖,宗教,超脱世俗的理念……
总之,当一个人已经拥有了全部可获得的,便会去觊觎“不可获得之物”。
例如永生。
杨屿森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永生。
冲击。
茫然。
短短几个小时里,他们十八人见证了草菅人命,参与了毁尸灭迹;见证了法律、秩序,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被恶意破坏,十几年受的教育被轻蔑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