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黄氏气极,但当街她也不好发作,只得回身快步上去:“你做什?”
吉欣然嘴抵到她娘耳边:“您瞅那人的右手,我之前在姥爷书肆里听人说,年少时拨弦拨伤了,指就会成那样。”
还真有此事,黄氏也曾听她爹讲过,细观那妇人的右手拇指,指根粗大,心思活泛了。假意阻挠两声,便顺了闺女。两人架起妇人,调头往医馆。
此行一丝不差的落尽了对街一锦衣青年眼中。青年红绸绑发,眉长入鬓,一双带媚的柳叶眼,似能勾魂,鼻若悬胆,只唇显薄了稍稍。
寒风掠过,带起吉欣然的两片帽檐,杏目中有惊。青年见之,眸中泛起荡漾,唇角不自觉地上扬。
“少爷。”跟着的书童,背着书箱,还在发愁:“您到底有没有想好?”
“想好什么?”声音柔柔,咬字清晰。青年敛下眼睫:“书岳楼里那些士子所言听着似很有理,但其中多少都藏着些刺。我本没打算赶明年会试,就按着原定的来吧。”
“可是”
“可是什么?”青年起步右拐:“我现在的学识还差点火候,明年赴考危险了些。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何必去受九日煎熬?
况且就算我明年会试摘得榜首,那些士子也会拿楚陌说事。与其这般,还不如与他同场再争一回。”
“行吧,您说得都在理。”书童耷拉着脑袋,但愿您能说服家中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