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沉浸于悲痛之中,因此这几日都将由我代为主事。”
她必须要多说一些话,将他们的注意力全都吸引过来,避免没意义的猜忌。
晏既听罢,只是礼貌地致意,“请萧大人节哀,也千万保重自己的身体。”
观若点了点头,“多谢将军,大人是见惯风浪之人,没有什么事能将她击垮。”
她继续说了下去,“昨夜半夜之时,萧大人的幼女萧鹮回到了丹阳城中,言她为裴灵献所挟持,进城行刺大人。”
“裴灵献亡我萧氏之心不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而此时将军与我萧氏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在这件事上,我也想同将军达成共识。”
萧氏和晏氏的目标是拿下山阴城,占领会稽之地。
而她和晏既的目标,都是要裴俶的性命。
晏既沉思了片刻,“丹阳之战,萧氏打了头阵,独自守了三日的城池,伤亡不小。”
“之所以不曾贸然进攻山阴城,其实归根到底,是在等待萧氏的士兵恢复元气。殷大人真的觉得,此时是出兵的好时机么?”
观若知道他会这样问,“萧氏一共三万士兵到达丹阳城,守城三日,伤亡的士兵,包括受了轻伤的,大约有一万左右。”
这部分人中活下来的人,还有七千。
“还剩两万精兵,加上两万晏氏能以一挡十的士兵,应当已经足够攻下山阴城了。”
她又添上了一句,“这是大人的意思,我不过代为转达而已。”
她知道仅仅凭借她自己,是不能让他们信服的。便是晏既,只怕也不会全然相信她。
这毕竟是行军打仗,关系家族命运,无数士兵命运的事。而她学习这些事的时间毕竟太少了,第一次独当一面,总有看不准的时候。
她也不指望今日能很容易地说服晏既出兵。
“并且裴灵献一计不成已经又生一计,日日都猜测他的心,不如直接出兵要了他的性命,以免每日提心吊胆。”
晏既回答她,“四万精兵,应当足够拿下山阴城了。会稽谢氏压在山阴城中的士兵,不会超过这个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