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若撑着伞,一个人继续往前走。有了这把伞,瓢泼大雨,对观若而言忽而不是阻碍了。
路上不会再有许多闲逛的士兵,值守的士兵们目不斜视,不会理会她一个小小女子。
观若在雨中漫步,雨声阻隔了一切烦扰。她忽而想起了伏珺的那句话,他说他是很喜欢下雨天的。
其实观若也很喜欢雨天,那是她很小的时候的记忆。
只有下雨天的时候,她的父母会同时在家里。
夏季的时候,父亲在书房中读书,母亲红袖添香,她就坐在房间里,痴痴地望着窗外连绵的雨丝。
窗外种着一丛修竹,父亲最喜欢苏东坡的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一阕《定风波》,每逢雨天,她总是会回想起。
母亲过世之后,父亲寝息不忘,沉忧日盈,颓废了许多,没有再好好念书了。
世间至苦之处,无非是阴阳两隔。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终是不复相见了。
父亲的学问是很好的,祖父一直都盼着他能金榜题名。
若是母亲和父亲都还在,或许今日她也就不在这里了。
观若心中想着闲事,很快便走到了战俘营附近。
若是她没有记错,衡氏的尸身,应该就在前面了。
下了一场大雨,至少今日她不必再被人看见这样不堪的模样了。
可是观若继续往前走,却并没有看见记忆中的情形。她是存在过的,地面上一滩泥泞的血迹证明了这并不是观若的幻觉。
可晏既并没有驳了李玄耀将她抛于此处的命令,眉瑾也不会公然同李玄耀作对,那她是去了哪里?
观若在这里停驻了片刻,又觉得自己不该停在这里,徒惹人注目,正打算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继续往前走,忽而有人唤住了她。
“殷姑娘。”
这样称呼她,其实是不太恰当的。
观若回过了头去,有人撑着伞,朝着她走过来。是伏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