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热闹的市场

天色渐晚,大家开始准备做晚饭。

罗玉玲从老家带来的纯正风味的腊肉,方淑芬再忙碌着包饺子。

餐桌上,不多时就现出了南北菜品、主食荟萃的现象:既有南方特有的烟熏腊肉,也有北方的猪肉炖粉条。

主食有馒头、米饭,还有必不可少的水饺。

“您和玥玥尝尝这个。”罗玉玲指着餐桌上的一种油炸食品说。

“这是什么?”方淑芬好奇地问。

炸得金黄的这种食品,是一个个扁圆状的,像是黄金做成的金饼一样。

“饵糕,我们那里也叫‘油粑粑’。”罗玉玲笑着介绍。

“哦,像是黄金饼一样。”方淑芬说着,就夹来一个品尝。

咬了一口,她称赞着说:“好像是黏米做的。”

“嗯,”罗玉玲继续说,“糯米碾碎成粉,做成圆饼状。蘸上糖汁后,再用菜籽油炸出来的。”

说着,她给赵玥夹了一块:“玥玥尝尝,看看吃得习惯吗?”

咬了一口,又甜又糯,赵玥连声说“好吃”。

罗玉玲见她吃得开心,自己更加高兴:“这算是小吃。我们小时候,家里不能经常做。我们就趁着赶场(赶集)的时候,翻几座山头去买一块吃。”

说到这里,她看了一下罗大刚。

想起小时候的往事,罗大刚肯定很感慨。因为家里贫困,他很小就跑出来当兵。此时见到家乡的特产,怎能不使他动容?

夹起一个吃着,罗大刚沉默许久后,才勉强笑着说:“很好吃。可是在京城,糯米粉不太好买。”

这个时代的物资流通还不是很便利,罗大刚与赵霞又都是有职责在身的军人,肯定不能满京城地去寻找这种糯米粉。

不好买到是一方面,即便买到了,他也会觉得没有家乡的味道,而不会满意的。

罗玉玲从家乡带来了一些糯米粉,但毕竟有限。因此,罗大刚才会有这样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