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把意念从空间里调回来,赵玥表面不动声色,但语气却显得坚决,“走,跟我出去看看。”
说着,她就上前几步,拉住赵德的胳膊,向院外走去。
见这兄妹俩走得着急,赵家其他人,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都陆续跟着走出了院子。
震耳的锣鼓声,已经从村口转入到小巷中。
村委会组织的庆祝队伍,吹奏、敲打着各样乐器,正在向赵家的方向走来!
随着这些人的走来,听到动静的其他村民,也随时加入了这个队伍。
眼见人群逐渐走来,站在院门口的赵家人的脸上,期待与疑惑的神情交织在了一起。
“是,是,”赵德当然希望这是给自己前来报喜的人们,但此时怎敢直接确认?
“四哥,就是给你报喜的!”说完,赵玥立刻小跑着迎了上去。
走在前面的,是老村长李德发、做了几个月村长的何必达、现任村长赵刚,以及赵德的几位老师和不少同学们。
“真是我们赵德考上大学了!”看清了人影的赵永水,立即大声说着。
他回过身,再要清晰地告诉妻子时,见到她已经在不停地擦拭着激动的热泪。
赵德呢?
快步走向祝贺队列后,他接受了老师、同学,以及乡亲们的祝贺后,再连声向他们道谢。
随后,他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考上大学,自从有了这个学制后,就从来不是检验社会中真正人才的标准。
但凭借自己的能力,从百分之二十几的升学率中,能够拿到一份心仪的“象牙塔”的通知。这样的喜讯,相信无论降临到谁的身上,都会令他(她)喜不自禁。
锣鼓声喧天动地,李德发连连挥手后,暂时平息了喧嚣。
他虽然不再担任村长的职务,但仍然在村委会委员之列。所以,他代表村委会发言,自然也是可以的。
“赵德,恭喜你啊!京城的经贸大学来了通知书,学校拿到后,就通知了咱们村委会。我们组织了一下,一起来为你祝贺!”李德发激动地说。
随后,他再笑着对赵德说,“你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又是考到了京城去!所以,你只管继续好好学,村里决定——每年赞助你生活费一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