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笑之后,郑晓春又觉得有些不对劲:赵玥的确是年龄小,可自己不是总觉得,她总会在关键时刻出现救助自己吗?
嗯,那就再好好想想。
的确也是。现在的社会上,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老板”、“经理”。
有句俏皮话是这样说的:从天上掉了一块砖头,随便就能砸到一个经理。但凡“失误”了,也能砸到个副经理。
想到这里,郑晓春又笑了。看看身边的乘客,他只好赶紧忍住,以防别人把自己当作精神不正常的人。
重新想着赵玥的提示,郑晓春倒也承认:有的同学、朋友,也在做着各种生意。比如倒卖电视机票。可这个不是正经营生啊!
嗯,也有干得更大的。比如倒卖木材、钢材。
他又摇摇头:这些人,就是社会被称为“口贩子”的人,基本没有一个人,能够真的搞到这些物资。
很可能是某人有个信息,随后就在社会中传播开来。大家都说得有鼻子有眼似的,但别说能够拥有木材、钢材,这里面的绝大多数人,都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木材、钢材,是怎么囤积在火车站或者货场的。
既然是这样,做什么生意?都是江湖骗子。
想想也是无奈,郑晓春干脆也不费脑子了:我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随后,他就把脑袋靠在椅背上,安然地打起了瞌睡。
郑晓春安然返京,赵永水和赵刚目送客车消失于风雪中的公路后,也回到了家中。
家人们见只有他俩回来,也就都知道郑晓春已经坐车离去。
老二赵强,也给宋永华拜年后回到家中。见父亲神情黯然,他赶紧端来一杯热茶。
大家喝着茶,对和郑晓春的离别慨伤之后,也就说起了自家的打算。
“大姐和大姐夫,不知道回程了没有。”老大赵刚问着,“那边的道路不好走,想着总是担心。”
赵玥在一边默不作声,只当做打瞌睡。但她已经调动意念,利用空间里去关注赵霞和罗大刚的近况。
从空间的天眼系统里,她看到那两人坐着长途车,已经安然离开了道路最艰险的盘山公路,也就放下心来。
“玥玥,别这么打瞌睡,小心着凉。”方淑芬劝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