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生意经

鞭炮声止住之后,镇上,以及到镇上买东西的各村百姓,立刻涌入店内。

好香好诱人啊!

蜜色的烧鸡,整齐地、一个接一个地摆放在封闭的柜台里。首先是清洁卫生,再就是,实在是太香了!

空气里弥漫着烧鸡的,各种谁也说不清的调料味道。老百姓又都知道:这些烧鸡,是“万事吉”烧鸡店,直接从永乐村永乐坳的赵家鸡场里,直接采购来的小柴鸡卤制的!

十里八乡的老百姓,谁不知道赵家鸡场的柴鸡纯天然、质量好?

什么?你是外来的?也容易啊,找个自行车,或者坐上拖拉机,自己去永乐坳去看呗!眼见为实,不由得你不信!

烧鸡店内的面积不算小,大概有三十几平方米。可不仅店里站满了人,排队的百姓们,更是一直延续到了大街上。

烧鸡做得好,宣传做得好,这是首要吸引顾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开业前三天,买一只净重一斤左右的烧鸡五元钱,赠送卤鸡胗子五个;买两只烧鸡十元钱,赠送鸡大腿一个!

这样的销售策略,在未来自然是司空见惯。可这是八十年代初啊!别说购买的,就是看热闹的老百姓,也把店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店门口还摆着一张桌子,上面的纱罩里,是一大盘碎鸡肉,免费请百姓们品尝!

几个促销员面对老百姓想要尝尝又不好意思的状况,主动用小竹签扎起肌肉,递到老百姓的嘴边。

太贴心,太暖心了。

老百姓开心地品尝之后,无论买不买,都对促销员里面笑得最灿烂的那个小姑娘,连声称赞。

这个小姑娘,自然就是赵玥啦!

用这样的促销方式,做到了促进销量的同时,更对“万事吉”烧鸡店的知名度,有极大极好的推广作用。

当然,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喷香的烧鸡店,开在人员相对较多的镇上,也未必能够带来多大的销售额。

毕竟,老百姓们口袋里的钱还不是很多。除了解馋或者家里来了客人,老百姓是舍不得经常来买的。

附近的老百姓消费能力有限,而自家的鸡场,却有许多柴鸡可以提供。再有,“万事吉”的烧鸡好吃,更没有化学添加剂,所以保鲜的日期也不能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