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接下来就该查询这样东西用处是什么,在哪里有了,唐白也很想让别人帮助自己,毕竟这么大的工程,可惜的是,书楼里面的书暂时只有唐白能够翻页。

唐白走了大概十分之一的路程左右就在一个写着已读的标签后面停了下来,这是唐白专门放在这里的,避免自己忘记看到了哪里。

从最下面抽出一本书唐白认真的看了起来,这本书的封面写着“海国图志”,里面是介绍着山海的的风土人情还有些奇闻轶事,翻开的第一节讲的就是在一座奇山,山名叫做积石,书中对积石山的第一句介绍就是—天下万物无所不有。

唐白一看,这写书的人语气真的大的没边了,但是也因此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思绪就更加沉入书籍当中了,越看越入迷,仿佛一时间就站在了这座积玉山上。

唐白顺着积玉山往山上走,这里与别处没有什么区别,树还是树,山还是山,唯一比较多的一样东西就是山上的石头,除了积玉山的山基之外这山上石头都是散落开来的,仔细观察石头还极具光泽,泛着那种紫青色的光泽,又漂亮又梦幻。

之所以这座山敢号称“天下万物无所不有”,正是因为这山上的石头。山海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这指代的他山之石便是积玉山上的石头—他山石。

这他山石可攻玉的意思就是这石头可以琢磨玉,可以将玉琢磨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这山海玉不多但也不少,费尽心思寻总能寻到的,但是寻到之后大部分人却对这玉无可奈何,任何雕琢的工具都无法使用,而这他山石却可以,这也是作者唯一知道的方法。

再美味的食物你不能吃那它对你来说就是鸡肋,再珍贵的宝物你无法使用那么还不如一把扫帚,所以说这他山石和玉正是相辅相成的道理,缺一不可。

至于玉到底有什么用,唐白继续看下去却发现没了,后面就写了些这积玉山的热闹景象,看来写着书的人也不知道这玉有什么作用。

唐白想起了第五,怪不得这么久以来第五都只能食玉来补充能量,其他的东西都不要。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介绍“玉”的书呢,继续往后看,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作者看到亲身经历的一些特殊的地方,不少文字都描写了他所处的地方的繁华之处。

看到书里面描写的景象,唐白不由得心生向往,他一直待在北荒,最多就在北海里逛一逛还从来没有去过这种人群聚集的地方呢,至于黄泉的那座城池,别提了,那些鬼长得千奇百怪,而且一个个阴森森的,他看到就烦。

唐白虽然亲水,但是格外的喜欢太阳,这也是为什么对饶裕格外看待的原因,就是因为饶裕本质就是来自太阳,唐白一看到饶裕就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太阳站在自己的面前,心理上的满足无与伦比。

很快就将一本书看完了,然后放回原地方,这本书里并未记载有关应水玉的消息。

!等等

“应水玉,这是不是也是一种玉?”

唐白点了点头,有了方向就好,毕竟在这之前他还不知道什么是玉呢。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唐白一看书就沉浸其中,也不知道时间到底过去多久了。

总算把这一个书架里的书看完了,抬头一看,天刚刚大白,唐白索性走到窗口,迎面吹来的是清晨清新的空气,稍稍一呼吸感觉沉闷的心一下子轻快了起来。

太阳快要升起来了,唐白看着那几只逐日的金乌有些心生向往,在山海里看太阳,太阳只会越看越远。

唐白其实对太阳也有些好奇,但是他是没办法上去的,倒是听说山海有一处观日台,是绝佳的赏太阳的地方,太阳之上自己是去不了的,但是去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倒是可以试一试。

想着想着,又想到了这逐日的金乌,听说金乌是被打落入了山海的,往年一直栖息在汤谷的扶桑树上,金乌是神鸟,所以数量也不多,在以前一代至多出现两头金乌,但是最近也不知怎么的,竟然一下子生了十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