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座。”
待温小六坐下之后,太后似乎也没有进入正题的打算,而是问起了温小六这几年的生活,以及成亲之后与成亲之前有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不过是从这个家里到了那个家里罢了。”温小六温婉笑道,“且不怕娘娘您笑话,臣妇虽已为人媳,却因随夫君外放,倒未曾在婆母跟前尽孝几日。”
“哀家听闻谢家家风不错,小六倒是好福气。”太后娘娘笑着道。
明明看着年纪并不算很大,但一身暗淡色泽的衣裳,将整个人衬的无端老了七八岁。
且这殿内,冷冷清清,摆设素淡,与前头的勤政殿千差万别。
温小六看在眼中,却并不觉得这是因皇上苛待了太后的缘故。
如今这位圣上,聪明的很,定不会在这些事情上落天下人口舌。
“臣妇也自觉福气不错。”温小六一副有所同感的模样点点头。
“你倒是不客气。”太后好笑道。
温小六笑了笑没有说话。
“对了,哀家这里新进得了一副好字,听闻是东陵先生所写,哀家对此事不太懂,谢大人乃东陵先生关门弟子,你又是谢大人的妻子,不知可否帮哀家看看这幅字到底是真是假?”太后娘娘说着招手让身后的嬷嬷将字拿出来。
那字帖分明是一早就准备好的,太后话音落下只有,身后的嬷嬷进了内室,很快便出来了。
温小六看着那还未装裱的字帖,没有说话,等着太后娘娘接下来的话。
“给县主看看吧。”太后示意将字帖递给温小六。
温小六伸手接过时不忘笑着道,“臣妇虽曾有幸见过东陵先生的字,但对东陵先生的字却未曾有过研究,此字帖臣妇也只能班门弄斧的看一看,却不能做得准那字是否为东陵先生的真迹,还望娘娘不要见怪。”
“放心,若你看不出,不是还有谢大人?总归不过是副字帖罢了,小六若是确定不了,便带回去让谢大人看一看也不是多大的事不是吗?”太后娘娘端起旁边的茶杯轻啜了一口道。
“太后娘娘吩咐,臣妇自当遵从。”温小六不动声色的答应。
太后似乎找温小六只为了这一件事,说完之后又寒暄几句便说累了,让温小六退下。
出了宫门,温小六打开手中那副字帖,看着上面不过几行字的七言绝句,初时只觉那诗句写的有些不像东陵先生大儒之名的手笔,但细看之下,却发现这诗句除了本身做的太过通俗且不大押韵以外,却还大有问题。
面色一凝,将字帖收好,给了白露。
在马车内等了约莫一刻钟的时间,便有个小太监走了出来,说是谢金科这会回不去了,让她先行回府。
温小六便吩咐车夫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