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因年岁太小,去年秋便是要参加乡试的。
除了年纪的原因外,还有一点,他却从未说出来,也不曾表现出来。
那便是对于这般唾手可得的东西,实在取之无味,兴味淡然,并不在意。
若这般想法让他一众同窗知道,怕是恨不得将他按在地上摩擦一番才好。
纵是如此天才,到了某个时刻,却会有一种无法再取得进益的感觉。
他不知别人于读书上是否会产生一种瓶颈的感觉,但他现在是有的。
所以内心底,其实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带领自己走出来。
只是原先内心的傲气,让他并不觉得能找到一人,足够有资格做自己的先生。
现如今,在面对东陵先生时,初见之下,便有一种被他眼中如星空般庞大浩瀚之感所震撼的感觉。
一盘棋结束,内心已然对于若是东陵先生机缘能做自己的先生,便打算心甘情愿的接受的决定。
此时自然也收敛了在来之前那有些漠然的性子。
一拜下去,双方皆已心知肚明,拜师/收徒定下了。
“今日你便先回去,收拾些行礼,明日便独自一人上山来。这寺庙中清苦,比不得你家中。只是读书本就是个清苦的事情,想必你也明白,为师也就不多言了。”东陵先生将泡好的茶壶拿下来,放在桌上,看了一眼谢金科道。
谢金科闻言,点了点头,之后又弯腰取过桌上放置的两个木制茶杯。
倒上茶水,跪拜下去,将茶杯举过头顶,“请先生喝茶。”
“嗯。”东陵先生接过茶杯,抿了一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话便算是为师送与你,望你在日后无论是入了官场,又或是做个常人,都能做到胸襟广阔,清正良善。”
“多谢先生教导,学生必定铭记于心。”谢金科跪于地上,拱手弯腰道。
还处在变声期的嗓音,虽难听些,却不难听出他语气里的郑重其事。
“好了,起来吧。”东陵先生将他扶起,看着自己新收的这弟子,面上也有些满意之色。
“明日来了寺里之后,为师便带你去看看你那同在此处读书的师兄,他虽读书一事上,天赋不如你,但胜在勤奋聪慧,又刚正坚韧,将来必会有一番作为。你们二人到时若同入官场,也可互相照应。”说起这位弟子,东陵先生语气中除了一丝欣赏之外,似还有些难言的其他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