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页

以上,留爪、留爪。

第151章

大齐北边常受蛮族侵扰, 有重兵把守,以往每年都会有些小打小闹,但从未真正被攻破过。

北部传回来的战报里, 破城遍地尸山、血流成河,就连守城将的一家、三岁大的小儿头颅都被蛮族悬于城墙暴晒……

朝中上下无不为此愤怒, 皇帝更是气得郁结病重, 当场要求整军北上。

但是对于出征一事,朝中却分为两派、争吵剧烈。

以沈太师为首的南地世家更倾向于议和, 他们不支持发兵北部, 想要平稳度过此事。而北地则更有意应战, 他们常年受蛮族侵扰,对蛮族恨之入骨, 请战誓要将蛮族杀出大齐。

这一吵,世家就开始对立起来。朝堂文臣多出自南地世家, 他们把持着各部, 在沈太师的带领下格外的团结。他们与皇帝对抗,粮草不动、压着大军迟迟不发兵。皇帝没办法,只能调动北边的一些将领,支援护城。

大齐皇帝有心要当个盛世明君,但他被世家牵制,数十年郁郁不得志。不过他是个能沉得住气的帝王,懂得隐忍和退让,一直没有与世家有过冲突。

如今因为蛮族入侵一事, 皇帝与南地一党彻底撕破脸决裂。皇帝觉得此事事关国本, 借‘病重’的理由, 停朝暗中与主战世家联络, 最终他们决定孤注一掷, 撇开南地世家秘密出征,大军先动,以民意裹挟、向南地世家施压。

战场瞬息万变,朝堂还未就出兵一事商量出结果,沈太师派出的‘议和’主将才刚刚出发四天,北部的第二封战报就已传来。

短短几日,北部边关又被下了一城。

而这时,沈太师也得知皇帝拉拢主战世家的消息。他们用大军来鼓动百姓,让百姓误以为朝廷有必胜之心、已出兵北部。百姓们纷纷声援、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要将蛮族赶出大齐的事。

沈太师发现这一切时已经太晚,他在西南旱灾和蛮夷入侵两件事上来回奔波,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拉拢说服中立世家上。他没料到一向沉稳听话的皇帝会忽然破釜沉舟,冒巨大的危险、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