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广大食客都知道了马家这不要脸的骚操作,因此深深记住了以后说百味楼可要说清楚是珍馐百味,而不是马家百味楼。
然后为了省事,马家百味楼就逐渐被人简称成了马家酒楼,百味楼几乎成了“珍馐百味”专属代称。
马家偷鸡不成蚀把米,碰瓷没碰到多少好处,倒把自己的名声给赔了个尽。
酒楼经营管理完全不用自己操心、只专心在后厨教徒弟的东姝倒是看热闹看了个尽兴。这还真被她给料了个准,取“百味”这个名字果然会刺激到马家人。
他们占原主的便宜上了头有了瘾,现在见被他们欺负过的“原主”又爬起来了,他们岂会不来再占便宜?
偷抢成性的人怎么可能改得了骨子里的吃屎!
马家也的确如她所料那般不作不死、一作就死,把名声作得臭不可闻。
而马家酒楼从去年……哦不,是从前年马志强这个半路出家的人接手开始,就因为经营不善状况百出而开始走下坡路,能撑到今天还能盈利那都是原主基础打得好。
可惜被马志强这么自作聪明的一番骚操作下来,酒楼经营状况果断地从略有薄利断崖式地跌落成日渐亏损,且亏损得越来越大……
相对的,在马家骚操作不断的这大半年里,“珍馐百味”则逐渐在业内站稳了跟脚,更是借着马家碰瓷被告一事一战成名,名声大噪,广为人知。
东姝因此幸灾乐祸地想,也不知道马家如果知道他们曾经还如此“帮助”过珍馐百味打响名声,会不会气得吐血?
马家大概是无暇顾及到这个问题的,因为就在马家餐馆入不敷出、摇摇欲坠的时候,他们又出新的骚操作了——
所有食物的价格比市价便宜个三四成!
这倒是刺激了一波消费,马家酒楼逐渐宾客盈门,颇有起死回生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