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缓冲的时日, 就要直上文华殿面见天子,没有人心中不忐忑。
是以到了三月初三, 殿试的那日。
所有贡士脸上的神情皆是沉肃,踏上金銮宝殿, 跪拜在天子脚下时,每个人都紧张地大气不敢出。
文华殿内。
明和帝龙袍金靴, 头戴十二幅冕旈高坐龙椅之上,面容沉稳庄严,接受着跪伏在地的贡士朝拜。
阔大的殿内,所列贡士约一百多人, 立在那儿, 黑压压的一片。
明和帝眸光散漫,在这些人身上扫过去, 时不时打量几眼。
江桐立在人群之中,一席白衣如鹤,墨发用一截桃枝轻挽着, 露出无暇的面庞来, 如璋如圭,如玉如月,满身皆是书卷气,朗朗君子之风。
因他立在人后, 明和帝并未一眼瞧见他, 只打量了前边数排人物, 颇觉寻常, 没有姿容高彻的。
遂让身边的徐吴安排众人落座,座位是早早便安排好的,沉香木的方桌案早已排开数列,众人按照次序分别落座,静待皇帝下考题。
明和帝在龙座上正襟危坐,瞧着殿内贡士们都已经落座,眸光轻动,伸手捋了捋短须,将昨日内阁预拟的策问朗声公诸出来。
“便以历朝兵制得失为题,进行策论。”
明和帝言简意赅,出的题目务实的很。
言罢,便有礼部官员开始散发题纸。
题纸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
考生们取到纸,便用桌上现成的笔墨开始做策论文章,每个人都表情专注、十足认真。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
唯有宣纸时不时翻动的纸页声。
气氛沉肃庄重、一丝不苟。
明和帝高坐龙椅之上,看着殿下众人埋头钻研,这一钻研便是一日的光景,殿试安排的时间便是一整日,从晨曦日出到日薄西山。
也就是说,明和帝要干坐着陪他们一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