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叶九思抚掌大笑,“今天大家可有眼福了,能欣赏到三郎砍脍的绝技。”

真的是绝技吗?席上众人表情各异。

表演砍脍是前朝就流传下来的雅事,到本朝更是发展为十数种刀法,变成专门的职业,也曾是宴席上名流贵族极度热衷展示的高难度雅技。

砍脍,要求献艺者既要刀法出色,眼疾手快,又要姿态优雅,收放自如,一曲既罢,最终切出的鱼脍,更要展示出剖纤析微、薄如蝉翼的效果。高超的技艺与华丽的视觉冲击结合,具有顶级的观赏效果。

五年前新科状元陆昊在圣人面前当众表演对翻蛱蝶的砍脍刀法,出神入化,名噪一时。自那以后,无论宴席上谁要表演切脍,都会被拿来与陆昊当时的刀法比较一番,而后被叹而不如,久而久之,再也没人敢碰这项雅技。毕竟切得不好,可就要贻笑大方了。

砍脍,那不就是表演切生鱼片吗?顾念也好奇地伸长了脖颈。

与此同时,一尾新鲜的鲫鱼就被送到水榭,一并送来的还有个金质托盘,准备用来盛放鱼脍。

“红罗愿为年少卿奉盘。”红罗主动开口。

她拎了拎裙裾,正欲起身,年深却直接拒绝了她,“刀剑无眼,恐怕伤了都知。”

年深长眉微动,目光随即扫向‘挂件’席。

察觉到不对,杜泠和萧云铠立刻垂下眼皮,唯有等着看热闹做吃瓜群众的顾念不明所以,昂着脑袋眼神明亮一脸期待地‘接’住了年深的目光。

“不如还是让顾司直过来帮年某奉盘吧。”年深眼底浮现淡淡地笑意,抬手指向‘跃跃欲试’的顾念。

全场焦点‘唰’地落在顾念的身上。

顾念:?????

作者有话说:

顾念[无辜脸]:到底发生了什么?

备注:1、论语玉烛:唐代文物,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出土。现藏镇江博物馆。老规矩,图片放微博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 文中酒令内容来自陆九皋、刘兴《论语烛考略》以及季国平《从论语玉烛说到唐人酒令》。

2、砍脍:吃鱼脍最早的记载见于周朝,《诗经小雅六月》:“饮御诸友,鳖脍鲤”,说的就是周宣王五年,周师于彭衙(今陕西白水县之内)迎击猃狁,凯旋而归。大将尹吉甫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主菜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汉代的时候,在《七设》记载称:“三牲之供,鲤鲂之脍,飞刀徽整,叠似蚋羽。”而到了唐朝,食用鱼脍之风大作,砍脍更是带上了表演性质,甚至有人写了专门介绍刀工技巧的《砍脍书》,不但讲解砧板选择、原料选取,还详细列举了做鱼脍的刀法,每一种刀法都起了名字,有“大晃白”、“小晃白”、“舞梨花”、“柳叶缕”、“千丈线”等等。

第30章

水榭内响起起哄式的掌声,顾念被杜泠推着站起身走向年深的时候,还没太明白发生了什么。

接着年深干脆利落拎起他的衣领,一起一落间,两人已经双双落到对面的画舫上。

水波轻荡,一个梳着双环髻的侍女莞尔而笑,轻轻将捧着的金盘放在了顾念的手上,然后将他又往年深那边推了推,“辛苦司直奉盘。”

顾念:…………

等等,端盘子就端盘子,为什么要站这么近?

另有一个侍卫提着尾肥鱼站到了另一边。

“有劳司直了。”年深剑眉微扬,执刀朝捧起金盘的顾念做了个谢礼。

刀光闪过眼睛,顾念的腹部就开始幻痛,他忍不住后悔,甚至考虑着直接丢下盘子逃跑的可能性。

然而,年深没有给他机会,用刀背那条鲫鱼拍到空中,电光石火间便劈出了第一刀。

琵琶声起,年深手中横刀翩若惊鸿,迅速弥漫成漂亮的光影,将顾念笼罩其中。

刀锋疾来若霹雳闪电,雷霆万钧,叱咤风云,缓时若流风回雪,风舞梨花,轻逸飘摇,去势若大江东去,银辉奔泄,气势磅礴,回挽若游龙踏日,翻江倒海,驭风破空。

年深那边挥洒自如,意气风发,顾念却心跳加速,四肢僵硬,额头都沁出了汗,生怕纷飞的刀光刃影一不小心就劈在自己身上,发生血案。

不是,站在这个位置看虽然帅气,但同样也更吓人吧?说好的刀剑无眼呢?你就不能挑萧云铠杜泠或者旁边那些穿着护甲的侍卫吗?

好歹他们会武功,万一你劈歪了他们也懂得怎么躲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