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醒来的时候,全身已经不发热了。
车里一片寂静,并没有在自己生病的期间过来查看。
风吟天那双丹凤眼眼尾轻轻翘着,他静静望着天花板,终于有一股如释重负的感觉。
到底只是虚惊一场,他还能继续拖着苟延残喘的身体,去不辱恩师之命。
风吟天面色平静,轻轻吸了口气后才装作无事地起了身。
他轻手轻脚地打开了车门,门外天光已经大亮。这才发现,到现在还没有人打扰,果然是事出有因。
赵岚清跟昨晚上说得那样,就倚在他的车前。秋天的清晨有些雾,打在他厚实的披风上,有些湿漉漉的。他像是一只蜷缩着的猫一样,卷着披风睡得安详。被舒朗的晨光照耀着,显得恬静又乖巧。
风吟天眼里一丝复杂闪过。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竟忍着痛意,轻轻将人连披风抱了起来,在小七诧异的眼神下,将赵岚清抱了进去。
这位小侯爷,也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桀骜不逊。
虽然见色起意,却异常单纯,并未想要把人弄来狎弄侮辱。不小心踢了人,竟也会愧疚害怕到自己离开。
甚至为了保护一介下人甘愿睡在车前。
堂堂雍英侯府的小侯爷,竟被养成了这样外强中干又单纯善良的绵软性子。倒不知道是福是祸。
风吟天望着赵岚清的睡颜有些失神,想着赵岚清昨晚上为他逞强的幼稚话语,那沉谨的脸上,不自觉浮现出来一抹笑意。
竟觉得这样的小侯爷……,挺好。
……
赵山从让自己赵岚清睡了一晚上的马车外后便对自己的小侯爷的态度有了底。知道这位只能看自己也不摸的男宠动不得,便也由他去了。
甚至因为风吟天说自己是读书人。考校了一番后,让他当了赵岚清的教书先生。
不过,赵岚清素来闻书就头疼,当真没有几分读书的耐心,对一切夫子一类的人敬谢不敏。若不是为了留风吟天在自己车里偷偷擦药,早就气得掀桌子了。
风吟天倒是无所谓,眼前的小侯爷看似乖张,可甘愿被一个出身寒微,全靠情分来给脸面的赵山吃得死死的,可见其心中仁义。
只是,知道小侯爷是位外强中干的纸老虎,风吟天便不怕了。乖乖听了赵山的命令,日日总拘着他念些书。马车里鸡飞狗跳,日子过得也快。
路上行了一个月,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秋。队伍行到了即将跨往燕州的边界。遥望着和京城不同的景色风物,风吟天总算是略微放了心。
只要到了燕州,梧州便不甚太远,临行前,文太傅想尽办法为他传了一道信物,告诉了他一个辛秘。
只要给他一个见到袁守墨的机会,他并不怕风成州已然安坐在龙榻之上。
只是……,风吟天有些复杂地望着正有口无心地念着书的青年。
青年面如桃花,眼若横波。水汪汪的眼睛里,不带任何污秽。漂亮用在男子身上不免有些不妥,可风吟天实在是想不出第二个词来形容赵岚清那可堪风月的样子。
唯独可惜,这位到底是雍英侯府的小侯爷。哪怕出门也金冠玉带,一身的矜贵,让风吟天有些难言的愧疚。
谁都知道,雍英侯是如今那位的母家。赵岚清更是那位已经荣膺太后娘娘的最宠爱的外甥。
风吟天想到这里,撇开了眼去,那有些冷白的手,紧紧捏住手中的书卷,有些落寞。
欲上斩龙台,便要将那位从九五至尊的位置上拉下来。风吟天立志拨乱反正,便注定要亲手将护荫雍英侯府的这棵大树连根拔起。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为风成州,雍英侯与他注定分站两边。不仅分道扬镳,甚至刀剑相向,不死不休。
到时候,这位小侯爷,只怕也……
风吟天猛地抬起了头来,那沉谨淡然的脸上,一丝惊恐和痛苦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