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他对得住大翎,对得住两任帝王,对得住百姓,唯独对不起的,就是他的家人。
这辈子,无论如何,他都不想走上辈子那条路了。
只想平平凡凡,当普普通通的庄稼人。
这样的话,至少家里人都平平安安的。也没那么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波谲云诡。
既然如此,他自然不读书了,从镇上回来了。
也是减轻他家里的负担。
家里人为了他能有银钱读书,上辈子那么辛苦,这辈子也已经又辛苦了三年,他爹都因为不停劳作,又将背给弄驼了……
而他现在虽然只有七岁,但这捆柴他也不是背不动,他肯定是要给背回家的。
薛大富又回头看了看,看他小儿子已经牵着姜月了,姜月也乖乖的被牵着,都在他后头跟着,离他并不远,但小儿子却还是倔强的背着那一小捆柴不肯放下,他心中酸涩,没忍心再看。
小儿子才四岁的时候,就被送去镇上读书了,哪干过这种重活、粗活。
姜月被牵着,看看薛琰,又看看前面的薛大富,真心觉得农家人不易。
薛大富家所在的村子叫槐树村,跟原主所在的村百柳村离的特别近,两村中间,就隔了一条河。
槐树村跟百柳村一样,也很穷,可以说,这十里八村,都很穷。
都是土坯房,茅草屋顶。
大多人家的房子都很是老旧。
甚至不少人家的土坯墙壁都裂了大缝,跟个危房一样。
好在家家户户屋前屋后都有树,院子里也种了菜,添了很多绿意,让村子里就算穷,也很有生机。
此时,已经是午时了,槐树村很多人已经在捧着饭碗,拿着筷子,在门口边吃午饭,边跟邻里唠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