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页

众人被以为今天这场比赛的冠军最终还是要落到叶甫盖尼头上,然而,在叶甫盖尼之后上场的奥本海默,却打破了众人的想象。

奥本海默的难度配置是不如叶甫盖尼的,完成度也没有叶甫盖尼那么好,技术分比叶甫盖尼低了5分左右,但在节目分上占尽了优势,一下子追回7分,加上在短节目里积累的一点优势,总分硬生生高出叶甫盖尼3分,拿到了他这好几个赛季以来的第一枚金牌。

国的选手在国的赛场上力压世界第一男单、节目也是顶级配置的叶甫盖尼拿到冠军,的确惹人遐想,但哪怕叶甫盖尼的粉丝们再怎么抱怨,今天的比赛结果始终符合程序正义,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叶甫盖尼可惜了,”纪和玉蹙了蹙眉,“他好像很久没拿过银牌了吧。”

“大奖赛的商业气息毕竟还是太浓厚了一点,没有世锦赛和冬奥会那样严肃,”陈长兴无奈地叹息一声,“这里毕竟是国的赛场,奥本海默受到优待并不奇怪。如果这件事一定要发生,那么我庆幸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无缘金牌的不是你,小玉。”

“不会的,”纪和玉语气认真道,“如果是我,绝对不会让这件事发生。”

“唯有绝对的实力才能让冰面给出答案。”

平心而论,叶甫盖尼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强,节目配置堪称碾压级别,以纪和玉的实力与资历,没资格对叶甫盖尼“评头论足”。

但纪和玉觉得,如果叶甫盖尼的实力能够更进一步,那么今天的结果仍然是有可能避免的,唯有绝对的实力才能让裁判找不到打压自己、偏心其他选手的理由。

对不受裁判青睐的选手而言,必须拿出远超其余选手的难度和完成度,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公正的分数,这是冰坛上存在已久的潜规则,这样的现象其实挺可悲的,但至少对纪和玉这样的选手而言,是一个可靠的努力方向。

他之所以能在十七岁的年纪里拿到一块大奖赛的铜牌,就是因为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绝对的实力。

虽然叶甫盖尼已经是世界第一,但他也不是不能做得更好。

比如……

4a。

纪和玉在上辈子的最后一场比赛里,成功跳出了花滑史上第一个公开赛事上的4a,在比赛还未结束的时候,就引起了全世界所有冰迷的热烈反响。

而这一世,4a仍被认为是不存在的跳跃,还没有选手将其攻克。

哪怕是跳跃之王叶甫盖尼也没有。

纪和玉知道叶甫盖尼其实很早就开始尝试4a,但并不知道他的尝试到了何种程度,想来也不会多成功,不然也不至于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一点风声。

a跳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在同等周数下,a跳的转体比其他跳跃要多出半周,其他的四周跳只需转体1440度,而四周半的a跳,却需要转体1620度,这180度的差距看似很小,却已经触及到了人体的生理极限,非常难突破。

想要跳出足周的4a,需要选手有惊人的起跳高度和远度以保证足够大的转体空间,同时也需要很大的转速,否则根本就不能在短短一个呼吸间转足1620度。

从理论上分析并不难,但人的体能与肌肉力量何其有限,膝盖、脚踝等承重关节又何其脆弱,以普通人的身体,根本无法耐受那样惊人的起跳加速度与转速,也无法耐受一个转体周数如此大的跳跃落冰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

纪和玉觉得,如果叶甫盖尼能攻克4a,那么哪怕这里是国的赛场,奥本海默也无法动摇他的地位。之所以这次比赛奥本海默能拿到冠军,主要还是因为叶甫盖尼与奥本海默难度配置上的差距,尚在节目分的“代偿能力”之内。

但很显然叶甫盖尼还没做到这一步。

上辈子的纪和玉,在那样伤病缠身,又没有成功经验,甚至周围的教练都不支持他进行这样对自己的身体伤害极大的“魔鬼训练”的处境下,在所有人都认为4a并不存在的情况下,都能靠自己摸索出一个成功的4a,这一世有了从前的经验,他应该能少走不少弯路,因此,纪和玉知道,自己很快就会向4a进军。?

……只是现在他得先把自己的伤养好。

虽然纪和玉只是铜牌得主,但因为他是才刚刚升组的新人,很受滑联的关注,主办方破例邀请纪和玉参加自由滑,奈何他身上有伤,实在有心无力,只能忍痛拒了。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就是总决赛的颁奖仪式。

花滑并非多么大众的项目,大奖赛又是几个世界级赛事中,关注度相对较低的赛事,但因为纪和玉夺得铜牌的消息很快就爬上了热搜榜,直播间里的人数前所未有的爆满,不少观众是特意点进来看颁奖仪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