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页

结束了自己的比赛后,纪和玉暂时进入了“无事一身轻”的状态,就在后台通过转播观看比赛。

巧合的是,抽到了2号出场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在本站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对手藤原野瑶。

藤原野瑶毕竟是主场作战,自己也是绝对的顶尖选手,粉丝比纪和玉只多不少,主持人才刚刚开始报幕,藤原野瑶人都还没上场,现场的气氛已然极度火热,而当藤原野瑶以他经典的大一字巡场姿势登上冰面时,饶是纪和玉没在现场而在后台,也觉得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几乎要震碎自己的耳膜。

虽然才刚刚升组不久,纪和玉却很清楚自己在圈内的对手是谁。

他的对手早已不是当年在青年组里遇上的奥古斯塔、斯坦利和松下真一等人,而是帕朗尼、波尔卡诺、乔伊斯等准顶尖选手,更是叶甫盖尼、藤原野瑶等长期霸占领奖台的、最顶尖的选手。

纪和玉一向相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哪怕教练没有要求,也经常自己研究各位选手的比赛风格、擅长跳跃以及优缺点,甚至专门有一个笔记本记录了他所研究过的各场比赛。

因此,当藤原野瑶开始自己的节目的时候,纪和玉也看得非常认真。

然而,藤原野瑶开场的第一个跳跃就让他一愣——

竟然,也是一个外勾进3a!

第163章 自由滑开场

花滑比赛里当然没有某个动作或跳跃, 是某人专属的说法,只要选手能够攻克,模仿他人的“创意”自然无所谓, 就比如纪和玉之前经常上的大一字进3a, 除了纪和玉之外, 圈内也有几个选手在做。

但眼下看到藤原野瑶也上了一个外勾进3a,还是令纪和玉有些震惊。

外勾进3a的动作完全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 在不停顿、不换足的前提下, 选手的起跳就无法依赖一个较快的初速度, 只能依靠身体力量干拔,而跳跃方向的调整,也需要选手通过自身的技巧和平衡能力来掌控。

不过, 以藤原野瑶的实力,在想通了这样的起跳方式的关键所在之后,一个月内练出一个外勾进3a并非不可能。

但纪和玉觉得, 将一个月的时间用来钻研一个外勾进3a而非进一步训练自己的节目, 实在有些不值当。

纪和玉看向身边的两位教练,就见他们也同样露出费解的神情。

“也许,藤原野瑶是想通过掌握新的跳跃方式来获取一个高goe分的可能, ”思考片刻后, 陈长兴分析道,“在顶尖选手中,叶甫盖尼跟奥本海默都曾在比赛中拿满过goe分, 但藤原野瑶拿过的最高goe分跟小玉一样, 都是+490, 这010的分差在比赛中来说可能不算什么,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也可以是他跟最顶尖的选手之间的差距,所以在得知了小玉这一跳足足拿到+490的goe分后,他也想兵行险着赌这一回。”

“但小玉拿到+490,是因为这样的跳法本身是小玉首创,在创新性上拿到了分数,藤原野瑶进行这样的跳跃是翻版,不一定能复刻小玉的高分吧。”骆温明皱眉道。

“不,话是这样说,”纪和玉摇了摇头,平静道,“但藤原野瑶是j国的选手,而这里正是j国。”

骆温明微微一怔,没想到纪和玉竟然看得这么透彻。

藤原野瑶毕竟是东道主选手,名气和实力也在这,哪怕那些西方裁判不喜与纪和玉同为东方面孔的藤原野瑶,也少不得得看在东道主的面子上,给藤原野瑶一个亮眼的分数。

而有了一次高goe分的先河,就能将这样的先河做当一把“钥匙”,从而开启在之后的比赛中冲击更高分数的可能性。当然,能被藤原野瑶这样的顶尖选手认可和模仿,本身也说明了纪和玉创造的这一跳的潜力和价值。

果然,在藤原野瑶这一跳结束后,大屏幕里给出了+50的goe分。想要在比赛中拿满goe分相当不容易,差不多需要满足所有的goe分加分规则,就连纪和玉这个“创始人”,在两次分站赛上也都只拿到了+490的goe分,反映在实际情况里,就是裁判组在面对纪和玉跟藤原野瑶时,有一位裁判没有给纪和玉满分,而藤原野瑶则从所有裁判那里拿满了分数,听上去并不十分公平。

“跳法被创造出来,本身就是人人都可以复制的,”纪和玉冷静地说道,“藤原野瑶没做错什么,而且他这一跳的完成度确实很高。”

原本陈长兴和骆温明是担心纪和玉因为自己创造的跳跃反而让藤原野瑶拿到了满分的goe分而心态失衡,结果现在反而被纪和玉安慰了,又不免有些心疼起少年的理智和懂事。

说到底,还是华国花滑实力不足,式微已久,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不然早在r国站的时候,以纪和玉这样完美的演绎和如此具有创新性的跳跃方式,他就已经拿到职业生涯里第一个满go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