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样光鲜亮丽的经历看似荣耀,却是不长久的。当年的华国花滑实力断层严重,除了纪和玉,几乎拿不出一个实力堪登大赛的选手,因此所有的压力全都属于纪和玉一个人,华国能不能拿到通向冬奥的门票,都不能在世界级赛事上取得名次,能不能打破“p分荒漠”的魔咒,其实全看纪和玉的发挥如何。
因为无人可以接班的缘故,哪怕是伤病复发,纪和玉也不敢缺席一场比赛,不敢耽误一天训练——在竞技体育里,停滞就意味着倒退,荒废就意味着失败。
因此,纪和玉太清楚蒋一清的心理状态了。
激流在前,其他人都可以退,唯独自己非但不能退,还要激流勇进,溯流而上。
这样的心理状态给人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运动员也是人,常人面对伤病都会产生害怕的情绪,更何况是靠身体素质吃饭的花滑运动员呢?
每一次的带伤比赛,都是对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
眼下,重新拥有了一具年轻健康的身体的纪和玉,非但没有放下对伤病的畏惧,反而因为上辈子的遭遇,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更加害怕伤病找上门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能够退缩。
没有人会喜欢长期的压抑和痛苦,没有人会爱上一日复一日的、暗无天日的特训。
但他不能退缩,更不会退缩。
冰面上,纪和玉的转速越来越快,几乎要快到肉眼难以分辨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