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所言甚是,咱们且看看是国子监这一回考中举人的多,或是我们国风堂考中的举人多。谁多就证明谁好。”朱雄英提议挺公平,各凭真本事见分晓,甚好!
“就是不知道你们国子监的人敢不敢跟我们比一比。”国风堂的人聪明着。比试,须得有比的机会,那才能分胜负,眼下国风堂最缺的正是机会。
“为何不敢,你们果真以为你们国风堂了不起?要在科举上一较高下,我们才不会怕你们。”国子监的人声叫嚣,斗武他们或许会不是对手,比文,绝对不能认输!
“好,那咱们就在科举上一较高下。”等的就是那么一句话,终于得偿所愿,无须再多说,拭目以待吧。
朱至和朱雄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狡黠。
对对对,就这么发展下去,各凭本事。
泰定十八年,沿续数百年的科举迎来了第一回 女子的参与,后世记载,天下学子真正得以聚集北平,男/女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各凭所学,以证多年寒窗苦读。
这是时代的进步,自此开始,再不是一味的男尊女卑。从女子开始走出家门,得到和男人一道站在朝廷上的位置时,从此,天下女子再无须依附于男人而活。自强自立的女子,从此再也关不住。
后世也曾探讨过究竟是怎么样慢慢促成这一事的。有人说从泰定朝第一场武举召开,有了第一个女武状元开始。也有人说,更早或许在安和公主随太子朱雄英巡建烈士陵园开始。或许,从安和公主出生那一刻开始。
但既然连科举都许女子参与了,自此女子再不是男人的附庸,她们可以选择经商,也可以选择务农,更能扎根研究,做自己想做的事,从此,慢慢一步一步的争取到平等。
大明历经五百余年,直到西方各国崛起,当明白封建王朝无法再领导中华强大,也无法再满足人民的需求时,取而代之的是那传说的伟人,他将带领我们的人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让人民的生活更好。大明,得到极大的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