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里不开火?”不怪朱雄英有此一问,虽说朱至不是一个会让自己吃亏的人,他不是还是有些担心朱至不在京多年,府里的人生了怠慢之心。
“反正娘总要给爹备一份,我就进宫蹭蹭,还不用特意等。”朱至对于回家跟亲爹抢吃的事半点压力都没有。君不见泰定帝瞧着她吃得香,也多吃了点吗?
看人吃饭香,不自觉也能胃口大开。
朱雄英只要确定朱至府里没什么事就成,其他的就不管了。
然而等泰定帝领着朱雄英和朱至入殿时,早已经等候在那儿的朝臣们刚开始见着朱雄英是高兴,在触及朱至时却是傻眼了,他们没看错?
看错是不可能看错,一左一右两个人,纵然服饰相似,毕竟气质不同。
朱雄英类于泰定帝,一看就是温文尔雅的君子。朱至常年出入军中民间,既有军人的凌厉,也有民间那份闲雅,怎么说呢,相当矛盾的气质,无端让人一眼看去便觉得牙痛!
当然,也有见着朱至高兴的。既是那些年轻的官员,也有女官们。想他们听说朱至回京便病了,心里不知有多急,生怕朱至有个万一。好在,朱至吉人自有天相。
但就算听说朱至病情有所好转,他们还是有些担心,没能亲眼看到朱至安好,这心里总是不踏实。
今天,终于是让他们看见朱至完好无损的站在这朝堂之上,也让人心中大石完全放下。
怎么说朱至在外多年,虽然打着学习海军作战的名头出去,架不住她这些年算是把大明搅得天翻地覆,总也得上个总结吧。
总结必须得有,如经她手里的田地几何,每处州府县按人口均分,各得多少田,朱至都能当堂答来,甚至更指出各县存在的虚报人数,或以荒地作为良田上报等诸事。
不管是本来服朱至的,或者从来不服朱至的,听着朱至的报告,都须赞一声好!
这样的人,怪不得泰定帝不管不顾,非要把人弄到朝廷上来,错过如此人才,岂不是大明之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