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页

“别的郡主怎么样我是不知道,这位小郡主您也是看着长大的,她可不是啥事不懂瞎指挥的人。她肯定也读了一些书,知道里头有些弯弯道道,才让我们试试。爹,肥料的事您比我懂,您说咱们要不要试?”齐老五相信朱至不假,奉承亲爹的话,该说得说。毕竟他指着亲爹帮忙。

“做,为啥不做。你也是种田的人,田里施没施肥能一样?施不一样的肥收成都不同。”齐老爹马上拍板定下,事得做。

“那要不要再给您找几个帮手?我看郡主好像有心把事做大,做好。”齐老五瞅明白了,朱至喜欢办大事,有想法就好好办,绝不往小里弄。

“暂时让我先试试,你和家里人搭把手就行了。”齐老爹摇头拒绝,“有了眉目之后可以多让几家试试。郡主也说了,有什么事她担着。”

齐老五爽快应一声是。

“去挑几担粪来,我看看。”齐老爹也是说干就干的人,马上让齐老五干活去。齐老五赶紧听话照做。

至于从齐家村出来,马皇后欣慰同朱至道:“当初本以为你是一时兴起闹着玩,没想到几年下来,十村八乡的人都对你赞不绝口。你真正做到惠于百姓。”

朱至不太好意思,她就是一个动嘴皮的人,真正做事的是种田种地的人,甚至是沈彬,她就是一个挑头的人。

“能挑起头,联合各方,让他们一道得利,这就是你的功劳。人都在这儿,怎么别人就不能把他们串连起来?”马皇后一看朱至的样子,便知道朱至在想什么,依然肯定告诉朱至,她大可不必不好意思。做事的人从来不少,却不一定能有人看到他们做的事,甚至把他们串连起来,形成规模,影响数千人。

“奶奶,您千万别夸我了,夸得我要骄傲了。我不过为自己挣点零花钱,顺便带大家也一道挣一点。”朱至眨巴眨巴眼睛,她纯粹为自己花钱自由而奋斗的,没想到真成了。

朱雄英同马皇后道:“奶奶,至儿眼光极是不错是吧。”

“然也。”不管朱至的初衷是什么,现在的结果是应天的百姓得利。不,或许不仅仅是应天。马皇后记得朱至之前在朝廷和沈家之间牵了一条线,当时朱元璋把事情交给朱至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