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您既因利而动,要是想让这一位稻田养鱼的人因利而动,教周围的百姓此法,是不是也该以利动人?”朱至看到商机,可是最关键的人物更得想想办法让人为他们所用。
太子凝眉,随后道:“你是什么意思?”
“但若他能倾囊相授,功在社稷,岂有不赏之理。也该让天下人知道,大明朝不在意谁人的出身,也不问那人身居于何,凡有功于国民者,皆以重赏。以激励天下人。”朱至赶紧出主意。
太子着实感慨万千,朱至这主意不是一般的好,他若不听,那才真是天大的笑话。
“准了。”太子还做得这个主的,且与一旁的人吩咐道:“去请应天知府来一趟。”
应天知府正是这应天的父母官,比起太子这高高在上的人,现成的父母官更能让人信服。
况且,接下来太子既然将事情交给朱至来办,除了偶尔过问之外,朱至在外头也得有人照料一二吧。
应天知府要是能把这事配合朱至办成了,那也算他一功。太子哪能让一个父母官闲着,该操的心,不该操的心全都操完?
“爹爹,我也想跟至儿一起。就算我不懂,我也想长长见识。”朱雄英一个不知朱至要做什么的人,那也不妨碍他好学上进,跟着朱至多听多看,多学着点本事是吧!
“好,读完书,识完字,我让百川陪你们一道出宫。”太子既然有所决定,也不会再纠结,与他们一番叮嘱。
那肯定没问题啊!朱雄英重重点头,表示读书习武什么的,也不妨碍他跟着朱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