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孙子啊,朱元璋显得喜上眉梢,道:“我得了一个好儿子,你也得了一个好儿子。”

这是对太子和朱雄英最大的肯定。

“你啊,对至儿过于苛责了。她从小到大乖巧听话,你怎么就对她要求比雄英还严格?”高兴归高兴,朱元璋所不能理解的是,太子怎么就对朱至那样苛责。

“孩子打架都是常有的事,你以前管你兄弟们的时候,他们不打不闹?也没见你罚站还不够,干脆禁足连门都不让出。”朱元璋就得帮着孙女埋汰儿子了,有像太子这么的爹吗?太欺负孩子了!

太子昂起头道:“在父皇看来弟弟们错处更大,可在儿子看来,知错而不改,且扬言定要再犯的至儿更让孩儿忧愁。这孩子太倔了。”

“所以,对她不能来硬的,得顺着来。你平日里劝我不是劝得挺顺口的?怎么到你头上,自己倒是忘得一干二净了?”朱元璋接话不是一般顺口,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办法,这用得着他教?

太子一顿,好像,在对朱至的事情上,也不知是不是打小知道朱至虽然看着乖巧,却是个认死理的人,太子总是希望朱至能不那么倔。

难免在对待朱至的事情上,太子显得急切了,只想赶紧把朱至的事情解决。

可是,这人的性情是能轻易改变的吗?

“从前你自己说的,聪明的孩子就跟治水一样,在疏不在堵。一味管束只会让她反抗更激烈。至儿聪明,否则能想出借你七弟的手,让人见识她的手段,恩威并施?达到目的?”朱元璋一看太子听进去了,就得继续劝着。

“要达到目的也不该用这样的方式,她毕竟对七弟他们动了手。”太子纠结的更是这事儿,朱至真真切切打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