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如秦柏言所说的,他们母子从未有过别样的心思,视宋姑娘如女儿或是妹妹,那又为何会任由人家好好一个姑娘,在家里任劳任怨的干活,秦柏言还收下了那位姑娘用一针一线辛劳刺绣换来的笔墨纸砚。
过犹不及,既然没那个意思,就不该接受别人一次又一次的付出,这难道是君子所为么。
而若是有意,那便是因为柳家的富贵而舍了那位青梅姑娘,还在他面前有心欺骗蒙混过关。
柳青山脸色已然彻底冷了下来,因为无论哪种,秦柏言都不是什么良配。
顾然又道,“杏儿所说的可能是道听途说,父亲不如去查一查,是不是真的。”
风过留痕,人过留迹。秦柏言可以编造各种各样的谎言打造清白干净的人设,但终究不会是天衣无缝。
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赘婿文里的原配(五)
对于女儿的婚事, 柳青山是尤为慎重的,即便顾然不说,他也会去查个清楚。
而连杏儿都能打听得到的, 柳青山所查到只会更多,且事无巨细。
没两天工夫, 秦宋两家的关系, 还有宋莲与秦柏言的关系,便查得一清二楚。正如杏儿所说的,宋家姑娘对秦柏言颇为痴情,这些年来风吹不倒雷打不动的每天去秦家照顾秦母, 比待其亲生爹娘还要孝顺。这也是不是什么秘密,桂花巷的邻里街坊都知道。
还有她用刺绣换来的钱不是给秦柏言买笔墨纸砚了,就是各种贴补秦家的吃穿,给秦母买药,为此宋家也帮了秦家不少。
不然秦家的生活只怕更艰难。
宋莲常去的县里绣庄还有书斋, 柳父都派人去问过了,月月都有,从未停过。
这些事在秦柏言口中却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还妄图想以认义兄妹的做法打消柳青山的疑虑。
柳青山心中颇为后悔, 自己居然为女儿挑了这么个人,差点害了女儿。枉自己经历风雨二三十年,还不如女儿心思剔透, 有识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