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三夫人说到这里是有些不太满意的,将他的画像撂倒一边儿。重新打开了一幅。
“这是太卜署李博士家中幼子,年十七,生得好看,听闻性情温和,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就是正经学识上略浅薄了些,听人说,这孩子在准备入太卜署。”
姜秉儿看了看,这三个人中要数李家的小郎画像最好看。但若算长辈想要议亲的,还是陈家的小郎合适。
“我从十几个孩子中挑选出来的年纪相仿,身份相当的。挑到这里我也没了个主意,侄媳来看看,这几个孩子让谁与姝儿见一面?”
姜秉儿想了想。
“此事与其问我,倒不如问姝儿。婶娘已经千挑万选出了合适的小郎,端看姝儿看得上哪个。”
其实按照她的意思倒不如将这三个都给姝儿看一看,若是梁姝不喜欢就再挑。
姜秉儿也不好直接这么说。一方面不知京中相看人家可否挨个挨个挑着看,她这么说不知道冒昧不冒昧,再则梁姝与她关系不算亲近,她不知道梁姝能不能接受同时相看多个。
云三夫人一想也是。
“那侄媳以为这三人都如何?”
姜秉儿回顾了一下刚刚所见所闻,犹豫片刻。
“倒要叫婶娘失望了,我初来京中不久,并不知那些人身份如何,也未曾比邻而居,不清楚小郎们的品性。”
像是她当初相看人家时年岁还小,又都是熟门熟户的。从小一起玩好几年的,什么门第什么品性一清二楚。
云三夫人无奈地叹了口气。
“是我忘了。只觉着侄媳什么都能干,险些忘了你年纪轻又刚来京中。不熟知他们是正常的。”
“既如此,那我便请姝儿过来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