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周慧帝的判决下,只是贪了些银子的大臣自己老老实实把吞下去的还出来,并贬职代罚,其他情节严重,诸如领侍卫内大臣这样置他于险情之中,让他深恶痛绝的大臣,则是被抄家流放,全家一起到边缘穷苦地区去改造,这无疑是跟送死无甚区别。
整治了将近大半的官员后,职位理所当然的空缺了起来,剩下未涉及此事的官员和皇子,则是蠢蠢欲动起来,意图趁此机会把自己的人顶上缺位。可是周慧帝也不傻,清理出这么多的肥缺,他也想把自己的人填上去,这样他对朝廷的把控也会随之愈深,如何愿意让其他党派横插一手?
皇帝虽是皇帝,但也有顾忌,填缺的事儿得在多方博弈之下才可达到各自最终目的。
经此事,不论大臣心中是何作想,他们都不敢再对周皇后说些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牝鸡司晨之类反驳的话了,那些被整治得大臣的例子还在前面赤/裸裸地摆着呢!万一谁让周皇后不爽,扒出违规违法事件,亦或什么不愿为外人道也的黑历史,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周皇后与周慧帝一同上朝就上朝吧,反正也只是代周慧帝执政,又不是谋朝篡位,而且还有周慧帝和他们制约着呢,总归不会乱来。
大臣们只当这件事是周慧帝,用来应对他们催立太子的手段而已。
一场轩然大波就此风平浪静,周皇后垂帘听政的事儿,再无人敢多置一词。
下朝后,周慧帝心里还带着怒火,因为周皇后居然没有提前跟他通气!周慧帝心里很生气,跟几岁大的稚童生气一般大步向前走,根本不等周皇后。
走了几步,周慧帝发现周皇后居然没有过来跟他低头道歉,顿时更生气了。
好哇!这才多久啊?她就不在乎他了!她果然心里没有他,居然连他生气都没看出!而且还没有过来道歉!
周慧帝越想越生气,忍不住扶着走廊的柱子咳了几声,平顺心中翻涌的不适。
倏地背部传来一阵轻柔的轻拍,还为他披上了一件大氅,身子微暖,连带着胸口的不适也隐去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