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耸动着鼻子,大毛内心诧异极了。

大家不都说酒是苦的、辣的吗,他怎么没有闻到苦味、辣味,怎么空气里都是浓浓的葡萄味,这气味醇香诱人,他有点点想喝。

看着眼神放光的大毛,苏蔓青并没有如这孩子的意,而是倒了几杯酒放上供桌就把酒坛再次密封起来。

大毛放在桌上的手小范围动啊动,最终也没敢伸到酒坛上。

“吃饭吧。”先给几个孩子依次夹了块红烧肉,苏蔓青才开始吃。

远远看了一眼供桌上的酒杯,大毛遗憾地吞了吞口水,开始埋头吃饭。

没酒喝,但有肉吃,他吃得也非常满足。

吃完饭收拾好厨房,苏蔓青带着孩子们一边在院子里消食一边等待月亮东升。

因为只有夜幕降临月亮东升后才能烧封包。

等待并不难熬,因为心中有期待,不管是苏蔓青还是孩子们的心都被填得满满的。

农历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月华普照大地,不管是山峦还是村庄都在月华下变得清晰无比,听到门外传来村里孩子的热闹声,苏蔓青也带着几个孩子与祭品出了门。

村里家家户户都离得近,到处都是三岔路口。

苏蔓青选择离自家不远处的三岔路口烧封包。

张氏家则选了另一侧的路口。

大家都没有交流,而是在各自选好的位置上堆放封包。

最下面铺上一层容易燃烧的柴火,柴火上开始错层堆放封包,母子四人四个姓,封包不能推在一起烧,得单独起四个火堆,据说这样来领纸钱的阴灵才不会打起来。

火燃烧起来,苏蔓青跟孩子们各自拿着一把香开始烧香、围着火堆插香。

这个时候,没有谁家点灯,就着月光与封包火堆的光线,每家祭祀的人神色都很严肃,他们在心中祈祷着自家祖宗保佑家人平安,也保佑家人财源广进。

反正大家都把死去的亲人认为无所不能。

苏家的封包经过太阳暴晒,早就干燥无比,燃烧得很快,不到半个小时火光就渐渐暗淡下去,到了这个时候,苏蔓青他们再次各自拿出一把香点燃。

整把香点燃的瞬间腾起了火焰,猛甩几下灭掉明火后,苏蔓青带着三个孩子开始沿着村里的路插香。

半米的位置插一根。

据说这是在给祖宗点亮回阴曹地府的路。

是送阴灵。

每家都在插香,如果遇到前进的路上被插了香,那就汇合着走,等路边没有香时再插,如此一来,不管从哪一个路口开始插香最终都会在村口的位置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