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望着长长的队伍,哪怕知道战争免不了会有伤亡,但他们仍然希望此时出征的所有人都能够平安回来。
顾燕急重新拿起□□,宋琬则还是那条金鞭,比起其他人的庄严肃穆,她要轻松自在许多。
这还是她第一次穿铠甲,还是红色的。
铠甲比她想象中的硬,穿在身上,人显得特别威武,就是有一点不好,藏在里头的零嘴不好拿。
李毓亲自给他们送行,他站在城楼上,静静地望向出了城门的队伍,良久后缓缓道,“希望这次以后,大越不会再有战争。”
“臣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站在他身侧的人肯定道。
禹州存留的问题一解决,且新的知府刚到达禹州,黎松之就立刻收拾行李赶了回来。
李毓脸上多了这个年纪没有的稳重感,在经历这么多事后,他早已快速成长起来,“嗯,我相信二哥和阿琬姐姐。”
城楼上,李毓身边只有黎松之一人,所以他才敢肆无忌惮地喊出那声‘二哥’。
若是黎松之没有走禹州这一遭,在听到李毓这声‘二哥’后,或许会皱眉不赞同皇上与顾家太过于亲近,因为这对皇上,对顾家都不是好事,有道是人言可畏啊,哪怕是有先帝遗旨和手书为证。
可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初在京城为官的黎松之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被改变,理智告诉他,应该向皇上谏言,您是皇上,不应该喊一位臣子为兄长,可情感上,他没办法再这么公事公办。
一百年后的大越,黎松之不敢判断,但未来的一百年里,宋顾两家的一定会是大越朝最坚实的堡垒。
他相信顾燕急和宋琬,也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们的后代亦会如此。
只有一千人的队伍,在二人的带领,以及众百姓的拥送下,愣是走出了几万人的气势来。
今日,楚氏和卫氏也借着出门采买胭脂水粉来城门口相送,她们隐在人群里,身边只带了两个贴身丫鬟。
“希望阿琬这一去能够顺顺利利。”卫氏望着队伍道,等再过几日,宋钦也要出发了。
“一定会的。”楚氏微笑着接道,“阿琬这么厉害,你应该多多担心二弟才是。”
“担心他做什么。”卫氏也笑,“反正阿琬说,她二哥若回不来,她就帮我找个新的。”
“阿琬居然也和你这么说过?”楚氏惊讶无比。
卫氏听她这副语气,不免猜测,“阿琬也这么和大嫂你说过?”
楚氏无奈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