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

当黎松之听到这个要求时,那是一万个不答应,给皇上的奏折哪能有提刷恭桶这样的事。

哪怕他现在已经不把皇上当皇上看了,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

黎松之不想还没等到新帝登基,自己就被砍了脑袋。

“刷恭桶怎么了?”顾毓停下练字的动作道,“人食五谷杂粮,总不能一辈子不用恭桶,一个皇帝若是因为奏折上出现恭桶二字,就要责罚写奏折的臣子,那他一定会被天下人唾弃的。”

“小殿下说的对极了,微臣这就加上。”黎松之倒戈的不要太快。

一大一小互相对视一眼,默契地撇嘴角,随后宋琬朝顾毓比了个大拇指。

顾燕急说的对,把阿毓带过来,简直就是事半功倍。

作者有话说:

第77章 不大

初春将至, 种土豆的日子也要到了。

在云灼一封接一封的书信催促下,宋琬终于决定启程去泽州。

毕竟禹王揍也揍够了,百姓们还排队等着让禹王给他们刷恭桶夜壶呢。

没错, 黎松之奏折上刷恭桶这个看起来荒谬又极其羞辱人的建议,皇帝居然真的同意了。

看来皇帝对禹王真是恨之入骨, 为了羞辱他, 连赐死的旨意都收了回去, 转而又下了一道令满朝都哗然的圣旨。

圣旨上大概意思是, 禹王犯下滔天大罪, 为平民愤,特赐其为禹州百姓刷恭桶十万次。

黎松之接手这道圣旨的时候, 脑海里闪过一个荒诞的念头,皇帝该不会是被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附身了吧。

十万次,哪怕一天刷三十次,也得刷上□□年,对此, 黎松之不得不佩服二人不愧是兄弟, 这世上恐怕没有比皇上还要更懂得如何羞辱禹王了。

罚他刷恭桶,却依旧保留其亲王头衔。

禹王的母妃在禹王罪折入京的当天就被太后赶去了冷宫,每日残羹剩饭度日。

母子二人, 一个被锁在冷宫,另一个永远走不出禹州。

皇帝是真狠, 黎松之感叹。

这次随行的还有宋琬先前救下的八个姑娘,她们几个商量过了, 决定去泽州开始新生活。

宋琬对此当然没什么意见, 而且顾燕急说泽州是大越西境难得的一座水乡之城。

除去西北方向那道天然屏障, 泽州三面环河, 大山又挡住了西北的风沙,所以泽州很适合百姓生活。

百姓们除了靠种地,时常还会下河捕鱼补贴家用,所以日子比其他几座州城要好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