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他又用“修渠疲秦”之计,不但没达到疲秦的目的,反而使秦国八百里秦川得到灌溉,变成秦国的产粮区,加上秦王政推行的开荒分田政策,吸引了不少的流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从韩国逃去的。
赔了郑国又送人,韩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说,还引来秦王憎恶。
任凭哪个国家都不会喜欢自己身边有个喜爱用间谍刺探,总是鬼鬼祟祟自作聪明地算计人心挑拨离间的国家,故而秦王政继位之后,第一个要征讨的,便是韩国。
对于韩非来说,早就已经对韩王失望到极点,才会离开韩国,去楚国拜荀卿为师,而后又跟着嬴政到了秦国,才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他还记得,嬴政对他说过:“一统天下,以法治国,唯秦不可。秦一统,则韩民亦为秦民。”
他此番回去,就是为了减少征伐,避免战乱,若能让韩王“降服”,便可让百姓少受兵祸之苦。再不济,有他这个秦王的师兄在,那秦国大将再凶猛,也不会像当年的白起一般大肆坑杀降卒。
他却不知,他这番担心,完全多余。
嬴政在这次安排出征将领之前,特地让蒙骜叮嘱大家,“上兵伐谋,军功不仅在人头。这次要打的是灭国之战,要降服敌军,占领土地,那以后那些敌军和百姓都是我大秦的子民,会为大秦出力建设,征讨天下,若是杀了,就没人修渠筑路,没人开荒种地,大军缺少补给,如何能一统天下?”
起初听到不许杀降卒的时候,王翦等人还有些沮丧,秦国军功主要按人头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秦国养不了那么多降卒,就算打下来的城池,也多数是让他们赎回,他们没有人管理也没不可能分兵驻守。
这就导致他们连年征战,打了退退了打的,一直有仗打,以战养战,才练出了一支虎狼之师。
城池可以赎回,可降卒若是放回去,那么下次再打,这些降卒依然会出战,那他们就还要付出将士的牺牲,只有彻底消灭对方,才能将对方越大越弱,再没有翻身的机会。
可现在秦王说,人是不杀了,地也不还了,让降卒去开荒种地修渠筑路,以后那都是秦国的土地,秦国的子民,大秦兵马所至,便是大秦之土。
开疆拓土之功,那岂是几个人头功能相提并论的。
诸将被秦王政所画的大饼说得心潮澎湃,再加上秦王许诺,头功者,可得占领地封邑,就彻底打消了他们一向冲杀无度,破坏为主的习惯。
开玩笑,以前的破坏是为了防止敌军保留实力,死灰复燃的反击会给自己带来伤亡。
可现在,那都会成为大秦国土,甚至成为自己的封邑,无论人和地,都是大秦和他们自己的财富,要是杀了破坏了,岂不是跟自己过不去?
【不得不说,政哥用人有一手!】
【是啊,被政哥这么一说,我都想从军入伍,去搏个军功封妻荫子!】
【要不人家怎么是千古一帝,你只是个996的社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