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康熙帝清咳一声,越过众人,走在最前面,沉默地打量着四周,安平县是个小县城,人口不过七八千,安平县令治下还算不错,整条街干净整洁,旁边商铺林立,虽然都是些小铺子,街上百姓穿着朴素,只是都面有菜色。

康熙帝皱了皱眉头,他望了一眼四周,目光落在一个小茶铺上,一名须发皆白的老汉和一个稚龄小儿在茶铺里忙碌着,看上去像是茶铺的掌柜,他思索片刻,抬步去了茶铺,太子和阿哥们紧随其后。

茶铺掌柜正在招呼着店里客人用茶,他这是个小铺子,县城外农户们进城赶集,渴了累了再次歇歇脚喝喝茶,铺子生意还不错,勉强可以养活自己和小孙子。

正拎着茶壶加水,眼见外面又进来几人,穿着打扮虽说寻常,但是气质突出,老汉眼光狠毒,一眼就看出这几人恐怕是外地来的客商,忙上前殷勤招待。

康熙帝要了一壶上等香茶和几盘点心,掌柜开心至极,自己果然没看错,寻常人不过是要一个铜板一碗的粗茶,这几位客商一来就要十枚铜板的上等茶。

掌柜忙沏了一壶茶,有端来几份点心,小小茶铺,最好的茶不过是当地茶叶,点心也是糖糕之类。

康熙帝并未喝茶用点心,沉默不言,周围喝茶的百姓并不知道茶铺里来了谁,依旧低声交谈这,自然传到了康熙帝耳中。

一群农人在说今年粮食贵的离谱,又说起家中过得拮据,其中一人叹息道,“我家娘子把几只下蛋的鸡和小猪仔都卖了,才勉强度过荒年。”

康熙帝心中奇怪,荒年?装作不经意的模样,唤来掌柜添水,而后似乎无意般问道,“掌柜,我们是外地来的客商,什么荒年?我们怎么从未听说过?”

说完望了十三阿哥一样,十三阿哥心领神会,拿出一块银子,掂了掂,大概五两左右,放在掌柜的手中。

掌柜的吓了一跳,他这个茶铺半年也赚不到这么多,正要推脱,康熙帝笑着道,“无妨,收下吧,就算打探消息费。”

掌柜迟迟疑疑收下,见外地客商询问,望了四周一眼,并无官府的人,掌心中的银子似乎冒着炙热的光,他和小孙子可以用一年的花销,想罢,咬了咬牙。

“客官们有所不知,安平县属于仁和府,去年年初冀州大旱,仁和府也遭了殃,安平县四周的庄稼都冒了烟,颗粒无收,百姓们活不下去,就去县衙要求粮食。”

“我们李县令啊,是个好人,他写了折子上报朝廷,只可惜朝廷拨下的赈灾款,层层盘剥,到了安平县,基本就没了,李县令哭诉无门,只能挨家挨户去富户家求着借粮,百姓们写下借条,允诺等到收成好,会归还所借之粮,大家才没饿死,才没背井离乡。”

康熙帝心中一沉,他自然记得去年冀州大旱,户部拨了银子赈灾,没想到这层层盘剥这般厉害,到了百姓手中,居然所剩无几,索额图,你好大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