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之后,我有将近一个月没有见到甘玲。
我没去家兴超市,也没去她家,微信也聊得很少,她也没有来。
这一个月,我倒是没什么事情可做。
我的日子在日历上是光秃秃的一团,没有什么事件可以发生。
在最初,因为我忽然逃回能县与李勇全等人有些摩擦,和朱二婷禀报了我在市里的见闻对方表示了惊讶,在之后日子就变得非常平静,我看电影,刷手机,做手工,下去吃饭。
但事情和我过去的七年有所不同——有一段时间,能县连续下雨,难得放晴的时候,天边亮出半截弯弯的彩虹,但另一边的天滚过棉被似的雨云,我提前穿上雨披骑着电车往墓地飞奔,半道上雨水压顶,噼里啪啦地打在我的塑料帽檐上。那饱经沧桑的破车在雨水的冲刷下身残志坚地往前卷动着它的轱辘,我两脚叉开,从小坡道冲下来,跑进墓地时,阵雨在我身后停了停,留出一线阳光,正好地照亮了郑宁宁的墓碑。
我情不自禁地想,神忽然又开始指引我了,可我正要去做个封建迷信的事情,伸手抹了抹雨水,拂去了神的好意,从车座上拿下小铲子,把雨后在郑宁宁坟堆上的花花草草系数连根铲起,挑选一些好看的堆在墓前,去别处铲来些泥土堵住我挖出的坑坑洼洼,给坟包塑形,让它圆滚滚地定着。
即便面对死人,我也并不擅长言辞,想了想,到底还是嘀嘀咕咕地说了句:“你妈妈很爱你。”
别的,也似乎没什么可说的。
再骑车回家时,我的心情也并没有那么着急,慢慢悠悠地爬坡,玉米地里竟然有人撑起帐篷露营,我新奇地放慢了车速,抹了把脸一望,里面传出大人小孩嘻嘻笑的声音。
不知道为什么,近几年露营变得很火,说是大人的过家家,经常可以刷到类似的小视频和综艺节目。
我远远地拍了张帐篷的图发给甘玲,也没有等待回复。
回家路上我忽然想起来我小时候在杏园,我父母牵着我的手坐在板凳上,面前是买来的烤串,用塑料袋裹着,土豆片和烤馒头都不脆了,带着水汽的粘软,卤鸡腿也变冷了,我们还是不紧不慢地手拉手祈祷,我妈妈感谢神给我们的好生活,然后我们吃着冷掉的烤串,打蚊子,喝凉白开,后来烤串不够吃,我妈端出一罐子泡好的茶叶蛋,每人再吃一个,罐底和水面都有一层香料和茶叶,我妈妈指着其中的茴香说那就是我名字的由来。
在幼儿园开学之前的一个星期,我回了一趟芃县。
首先我打电话回去给村委会,确定回去不需要隔离,又详细地问了防疫政策,做了核酸才出了门——不像是回家,倒像是去什么地方旅游,我收拾的时候总有种荒谬的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