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们都不记得郑宁宁,只有你和我记得……我想趁还记得的时候,记录下来。万一,以后我忘记了她在幼儿园的样子,你就永远也不知道她在李子幼儿园是什么样子。同样,如果你不告诉我,万一……我也想知道她其余的样子。活着的时候,没能多看几眼,虽然死后纪念很没有用,但我想知道,虽然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你不愿意说,那就我开始说。”
甘玲把空碗放下,筷子整整齐齐并拢在碗沿。
“她有一次请了假,她很少请假,那次好像是感冒了?反正,来的时候也是一个人来了。正好她请假那天,我教小孩子们写‘马’这个字,她自己拿出本来照着写。她不会笔顺,就照着画,先把马的脊背画出来了,又画了个竖,不知道怎么继续写了,我看见了,就握着她的手,先横折,再竖折弯钩,再横——很简单,她很快就学会了,写了四五行。一开始还写得很丑呢,后来就写得很好了。”
我抛了一块记忆的砖。
迟疑了一会儿,引出了甘玲的玉。
“她是不太容易生病,那次,我有印象。她想吃罐头,就假装自己病了。我不喜欢小孩撒谎,她奶奶就骂我,说小孩爱吃罐头怎么了,买。我其实……算了,我就是看老太太不顺眼,我就是想跟她抬杠,我恨死她了,我说宁宁满嘴牙不太好,不能吃甜的。宁宁撒了谎,也不敢站出来承认说自己没病,就一个劲儿说自己不吃了。”
甘玲想了想,无奈地笑了,“然后,她奶奶就说我虐待小孩,跟我骂到了大街上。其实现在想想,小孩能怎么办,她是该想吃呢,还是该不想吃呢?都不对。我把老太太骂了一顿,我咽不下这口气,我心里想我把罐头买回来先把小孩教育教育,看看她诚实不诚实,表现好我就给她罐头。我刚出门,老太太把小孩领走了,说是给买罐头,又抠,贪便宜,不知道跟哪个邻居直接拿的,橘子罐头,按理说罐头放久了也没什么,可那东西明摆着有问题,吃了。我回来了,小孩说她已经吃了,我一看瓶子,2002年的。”
甘玲讲故事,我想起那个老人,把面目代入进去,甘玲脸上还是有些不高兴。
“我就又跟老太太吵起来了,说这能给小孩吃吗。老太太说她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都多,她能让小孩受委屈?非说我闹事,管不了了,找茬,欺负老太太,一天到晚跟她打架,一看就是不想过了。我气不过,站大街上骂,邻居说,你跟老人置气干什么,让一让。我不让,就又吵。晚上,老太太饭桌上就教宁宁,当着我的面,说,‘你妈就是爱找事,吃了不也没事,她就是不让你吃罐头,她就是要骂你,她看这个家谁也不顺眼,她早就不想在这个家了’。”
说着,甘玲搓了搓脸:“饭桌上,我生气,我直接没吃饭。然后,孩子他爸爸回来了,他妈告状,说我欺负老人了。然后人就跟我理论,说我不孝,我说她把小孩吃坏了,就又把宁宁拽进来,看,没毛病,舌头也没成黄的。小孩也不懂事,老老实实复述,那套我跟谁要跑了的话说出来。人就不行了,跟我打架。他说我这个不守妇道的东西,我说他这个傻驴球,锅碗瓢盆都砸了,他叫唤一声,我比他叫唤得还大,他打我一下,我就去砸电视,他心疼什么,我砸什么,他跟我拿刀对砍——闹腾了半晚上,老太太跑进来捶着地哭,活不成了,儿子儿媳妇都是这样,她寻死去。”
甘玲眼底亮晶晶的:“然后,人家看在他妈的面子上,手下留情了,睡觉去了。我看在宁宁的份上,服软了,收拾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