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楼会长和陈奇观一起,开始计划起后山的商业。楼会长经验足,懂得多,陈奇观向他介绍清楚了后山的产业构成和产量后,之后便用不着陈奇观了。

楼会长没多久就梳理清楚了之后的生意路线,变成了他说,陈奇观拿着本子不停记录。

他的女儿楼探月开始帮着矿场那边统算货物和材料。

楼夫人刚开始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去了纺织处,却帮不上什么忙。

她发现后山孩子很多,到处跑着玩,她和丈夫商量后,觉得孩子不认字不行。

于是,她问过了常无忧,办起了学堂。

楼夫人是真正读过书的人,腹有诗书,为人谦和。孩子们被送进了她的学堂,她根据孩子们的年纪来教东西。

楼夫人问过常无忧,男孩女孩要不要学不一样的东西。

常无忧告诉她,他们后山的男孩女孩一样珍贵,一样对待就好。不要因为是男孩就过分苛责,也不要因为是女孩就放松要求。

也许读这么多书,孩子们这辈子也用不上。

但这些读过的书,会成为孩子们一生的养分,让他们有自己的思考。

没过多久,楼夫人便获得了后山人的尊重。楼会长看妻子整日忙碌不已,但笑容颇多,恍然发现妻子在发着自己的光。

楼会长之前从未发现,原来妻子也能做出这么一番事业来。日子很是忙碌,但楼家人都满腹欢欣。楼会长觉得妻子不应该被称为楼夫人,他的妻子,值得拥有自己的姓名。

楼会长悄悄告诉了别人妻子的姓氏,此后,楼夫人成了大家口中教书的郑先生。

很多人闲暇时,也会过来学堂窗外,跟着孩子们认上几个字。

常无忧若是无事时,也会过来。

郑先生教孩子们认字,也教诗书,还通过一些史书上的故事,来教导做人做事的道理。

郑先生教授的都是正统的东西,常无忧偶尔过来,便说一些不怎么正统的东西。

常无忧说人没有贵贱,说凡人借助工具也能开山,说潮汐和月亮有关。她说的东西,之前没人知道,时常惹得所有人惊叹。

常无忧对现代科学懂得不多,仅限于课堂上学过的那些。

但她还是会讲给孩子们听,因为这不是在教给他们方法,而是在描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常无忧讲东西的时候,楼会长和郑先生就在学堂后面听着,一边听,两人一边笑着摇头。

“教主说的,”郑先生小声对丈夫说:“像是天方夜谭。”

楼会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

“但这世道已经是这样了,教主起码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路。”

他们两个都知道,学堂前方站着的少女带着他们这么多人,在走没人走过的路。学堂里的孩子,也在接受不一样的思想教育,长成不一样的人,以后做不一样的事。

不一定对,也不一定错,但一定更好。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