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原来他们是某庄子上的佃户,庄主连续几年增收田租,若他们交不上,就强行带走他们的妻女抵债,这次进京,便是庄上有几位妙龄少女被强行带走,他们来向主家求情。

谁知刚进城,还没寻到主家,就被不明身份的人暴揍一顿。

“庄主姓什么?主家又是谁?”沈长林追问道。

“庄主姓刘,是本地的大族,主家姓穆。”那人道。

穆?沈长林继续追问:“可是苏杭的穆家?”

礼部尚书便出身苏杭穆氏一族。

“小的这就不清楚了。”

沈长林冲他摆手:“你去照顾同伴吧,这件事,我会管到底。”

晚些时候,沈长林入宫去见姜无戈,将今日之事说了。

姜无戈嗅觉敏锐:“长林,你想动那些世家?”

若只是单纯的佃农被欺案,沈长林没必要特意说给他听。

“没错。”沈长林也不藏掖着,“世家大族结成党羽,吸取民脂民膏,积累巨额财富,本就是大乾毒瘤,今国库空虚,正好开刀驱毒,一举两得。”

姜无戈素来厌恶那些假惺惺的世家大族,沈长林的提议正合他心意,只顾虑一点:“皇上初登大宝,天下流言绯绯,正是非常之时,此刻动他们,恐怕会引起震动,于大局不利。”

“学生却不这么看,正所谓灯下黑,趁着大局未定,一鼓作气将他们收拾了才是上策。”沈长林说完苦笑,“若拿不出银钱添补空缺,按照户部那帮人的意思,便要增收赋税,那样的结果是最不利的。”

朝廷若失去民心,便离覆灭不远了。

“你说得对。”姜无戈自嘲一句,“初生牛犊不怕虎,师傅比不得了。”

沈长林连连摇头:“师傅肩上的担子比我重,思虑自然多。”

各世家盘根错节,官场上多的是他们的人,为了不打草惊蛇,姜无戈将影镜司一部分人借调给沈长林,加上武德司的人马,开始秘密调查各世家鱼肉百姓,大肆敛财的证据。

盛夏至,天气燥热不堪,沈玉寿抵达南方重灾区,开始调查亟需修整的河堤水坝,顺便考察民情,监督本地官员赈灾事宜。

沈长林协同内阁处理朝廷庶务,和要钱的户部官员扯皮打嘴仗,还要分心安排两司密查各世家,忙碌非常。

闲暇时,他喜欢去瑞康医馆坐一坐,同陆清栩聊上几句,便是最大的放松。

这日,家里做了艾叶糯米糍,钱氏让沈长林捎些给陆小姐尝尝滋味。

沈家人知道陆清栩的存在,默认这俩小辈有意,现在沈玉寿的婚事基本定下来,钱氏自然开始操心沈长林了。

见沈长林听话的提着装艾叶糍的食盒出了门,钱氏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不仅她高兴,陆清栩见到一篮子绿油油的糍粑时,脸上的笑意也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