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不过,今日既出来了,咱们就尽情的玩耍,明日收心温书便是。”

沈玉寿点头:“长林你说的在理。”

夜幕渐临,阵阵江风朝江岸吹来,数百只画舫轻舟出现在宽阔的平南江上,船上花灯煌煌,岸边人潮涌动,在柳九思的带领下,诸士子上了一艘大画舫,可容纳近百人同时夜览游江。

画舫一层价格比较平民,诸士子合伙出资包一间,船费餐资加起来,大概一人大概三百文,而画舫二层,更雅致的小包厢,价钱则要翻数番。

他们登了船,进入一层包厢,每间包厢都有一个大窗户,可以透过窗户看夜景,船上还有歌姬献艺,舫上还有小厨房售美酒佳肴,如果不想吃床上的酒菜,也可以请船伙计泛小舟去岸上酒楼代买。

总之,服务周到,歌美景美,透过窗户往外看去,得见波光粼粼,水中倒影的繁星明月,与夜空中的星月交相辉映。

“春江潮夜月无声,满弦清歌珠玉神,若比当年凤啼凰,叹逊一缕鹅梨香。”[1]

见眼前景色如此绚烂精彩,沈长林举杯敬诸人一杯后,赋诗一首。

“若云好文采,不愧是小三元。”

“在下要有沈案首一半的文采,就心满意足了……”

“今年秋闱,沈小兄一定榜上有名……”

满耳都是赞美声,沈长林再饮一杯表谢意。

一阵凉爽的江风拂面吹来,酒意翻涌,沈长林悠悠舒出一口气。

这平昌城不仅吃喝玩乐应用尽用,同玩同乐者,也随处可结交到,难怪那么多士子来到平昌后,就算不第,也不愿回原籍备考,而是留在平昌。

或许,就是盛景佳肴,绚丽夜色留客吧。

“来来来,为贺若云得今日淮华书阁茶会状元,贺宣琼得茶会亚元,我等再饮一杯……”

画舫一层筹光交错,宾朋尽欢,画舫二楼则清净许多。

二楼有竹、菊、梅、兰、松、涛六雅间,往日也歌舞升平,言笑晏晏,不过今日二层被两位贵公子全包下了,二位公子除了带一位桂楼歌姬上楼外,便无旁人。

三人而已,自然显得清冷。

“大哥,这平昌城鸟不拉屎的,真没意思,我们去苏杭玩一圈吧。”

雅间内,江谨之喝一口酒,将一条腿半耷拉在矮几上,百无聊赖道。

一袭紫衣的江祝元临窗而立,淡道:“景色虽无趣,人却有趣,再多留些时日,待我与今日遇见的沈家兄弟结交一番,再走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