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安府学居于南城, 前门在朱子大街,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夫子殿,继续往前走还有讲堂、斋室、藏书阁、荷花池等等, 最后方和凤眼山接壤,粗略的估算, 占地大概有一顷,合一千多亩,极广阔宽敞。
门房勘验了沈长林等人的文籍资料后, 才让他们进去。
正好李文柏熟悉环境, 便由他带新学子去斋室落脚。
府学的学子按甲乙丙丁四个层次分班,甲班基本是秀才,预备参加春闱应考举人的。
据李文柏介绍,甲级学子分甲一班和甲二班,共有六十多人,其中一半是廪生,食宿全免外还有补贴,剩下的是增生, 一旦廪生名额出现缺口, 增生便补进去, 剩下乙丙丁共有数百人,分十几个班级, 大部分是童生。
“长林小兄是案首, 应当是乙一班, 玉寿和青山估计是丁四班。”
府学中的规矩李文柏了解的十分清楚:“府学有岁考、巡考、月考,按照考试成绩, 先生们会帮忙调班级的, 丁四班的二位小兄莫要担心。”
说话间, 斋室便到了。
斋室是学子们的住宿之所,永清县学简陋,只有三间大通铺,来了新学生随便寻个空位铺好床便是,府学则规矩细致许多,不同班级住宿条件不一样。
如甲班学子二人一间,乙班学子四人一间,丙丁则八人一间。
人数虽有不同,但无论哪个班级,都有单独的床位和书桌。
沈长林边走边看,只见斋室窗明几净,走廊上一尘不染,院里还有花草树木,简直是梦中情房了。
很快,李文柏的斋室到了,他将行囊放在门口:“我去找卫大娘来。”
学子多,住在一起难免有些小问题,因此府学聘了两位大娘协助斋长管理斋室日常,这位卫大娘便是其中一位。
斋室后面有一小块空地,卫大娘整理出来种了点小东西,现在正在浇水呢,因此沈长林一行人没见着她。
很快,李文柏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一个穿淡色衣裳的中年妇人:“你们四个,都是永清县的吧,怎么才来。”
这次入府学的新学子有十个,其中六人前些日子都已报到,只有这永清县的四个迟迟未来,因此卫大娘记得十分清楚。
“路上遇见大雨,耽搁了行程。”
“我估计就是叫雨水耽搁了。”卫大娘一看就是个爽利性子,她进自己那屋拿出一串钥匙,“你们跟我来,斋室紧张,没几间空的了,你们来晚了,剩下的很偏僻,先将就着吧,等有空位置,我再帮你们挪动……”
说话间,便来到尽头上一间八人住的斋室,里面许久没住人,有不少蜘蛛网和灰尘。
贺青山、沈玉寿、孙舒阳便要在此住下,沈长林该住四人室,卫大娘冥思苦想了一会,四人室好像没空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