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把要装电话的事情写在信里,表示以后又多一种联系手段。

最后她又问了小田和邹彦的情况。

这封信显然完全是写给宋妍的,儿子和外孙都只是顺带问候。

带着好奇和期待回到家的宋妍读完来自婆婆的信,隐隐约约产生一个念头——这封信不是为了交换重要信息而写,是普通的家常话。

信中的内容很琐碎,就像朋友之间的聊天一样,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分享心情。

没想到邹彦的母亲会主动和她交流感情,她有点惊讶。她要好好想想怎么回信。

她把邹彦父母年后要过来的消息告诉他,邹彦不太意外。

毕竟他爹娘早就说了,会尽快过来接小田回去一起生活。如今又恰逢他和宋妍结婚,只要有机会他们肯定忍不住赶过来。

宋妍道:“爹娘来了肯定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我们得再去定做一张床放到书房。”

邹彦道:“你一个人去可以吗,我把地址告诉你,我抽不出时间。”

“没问题啊,我又不是小孩子,有什么是我不能一个人做的。”她觉得很好笑,邹彦未免太不放心她了。

得知她要去找匠人定一张床,钱圆圆也要一起去。

“我想再打个五斗柜,明明不怎么添置东西的,家里的东西却越来越多,放不下了。”钱圆圆很苦恼。

“那走吧,我们赶快去。听说人家很忙,早排队早拿到手。”

到了木匠家中,宋妍提了要求,要做一张一米五的床。

木匠用一支很粗的铅笔把她的订单记在墙上。前面已经有很多完成后被划掉的订单,因为写订单的人文化水平的限制,很多字用的是谐音。板凳、桌子、火箱,甚至还有锅盖。可谓是包罗万象。

木匠的媳妇在整理运来的木料。她把一摞拆下来的打包带拢到一起问木匠:“这个要不要?”

木匠咬着铅笔看了一眼,先摇头,然后努嘴。他媳妇立刻就明白了:“行,那就扔到柴房去。总是舍不得丢掉,但是留着又没用。柴房都被你那些破玩意儿堆满了。”

宋妍拦住木匠媳妇说:“嫂子,能让我看看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