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那暖房里面的呢?”

“挖。”

“既然你最开始是用藤条种下的,那这东西便是比我想象中的更容易活。”

顾行书想着自己院子外面那一偏无人看管的,已经死了的番薯藤。“那东西只要种下去,每年会自己发芽长出来。”

燕凌:“顾叔,这事儿要不要交给农司去做?”

顾恪决点头。“那阿凌想想,谁来做合适?”

“好。”

“顾叔,这东西除了好吃,还有何特殊之处?”

顾恪决眉头舒展。“阿凌,你可知一根藤下来能有几斤?”

“不知。”

顾恪决负手而立,心中的震撼依旧。

“我们大燕一直在找如何给粮食增产的方法,虽是有用,但为期还需要很久的时间。”

“可是这番薯,一根藤可以长出来三四斤的量。”

即便是顾恪决没有一一将那地里的东西刨出来,但是阿笙说的,加上他看到的,让顾恪决不能不信。

“一株三四斤,一亩地按照土质、施肥等的差别。最少两千二百株,最多六千株。即便是按照一般的产量,那也是一亩六千斤。”

“六千斤!”顾行书因为过于震惊而张大了嘴巴。

顾恪决声音低缓,里面藏着势在必得。“大燕朝的一亩水稻,所收的稻谷也不过一百五十到二百五十斤。”

“若推广下去……”

燕凌:“那父皇就不用操心粮食不足的事儿了。”

若是把这个消息给父皇送过去,父皇也不用跟母后一直奔波在外了。

父皇一直操心国事,正是因为他太过于操劳,母后从不得以将他带出去。可是父皇那性格,就不是个能停下来的人。

即便是出去了,也是处处巡查。

燕凌声音里透着期待:“顾叔,我想告诉父皇。”

“嗯。”

“那顾叔,我是不是应该会皇宫了?”

“若你不愿,多呆两天也是可以。”

“好。”燕凌笑了起来,脸上不经意展露出孩子的纯真,“谢谢顾叔。”

燕凌又多留了几天,随后便带着人回了皇宫。

日子如水匆匆走,大雪的寒冷也挡不住云潇院里过节的热情。元阿笙领着院子里的人贴对联,挂灯笼,好不热闹。

大年三十这一天,院子里的所有人坐在一起围着火盆。

屋里,光线暗淡,元阿笙目光幽幽,放低声音给他们讲着鬼故事。

说到最恐怖的地方,门外忽然“吱呀”一声。

元阿笙身边有一个算一个,齐齐往边上的人身上蹭。

门开了,一道影子落入其中。

“噗嗤——”

烛光跳动几下,灭得一干二净。

一道阴影在月色下缓步而来,所有人抖啊抖,就连顾柳都抓着鼓起的衣服应景地来了那么几下。